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睡虎地秦简的前世今生
2018年第8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徐丹 图/本刊资料
1975年12月,1155枚竹简在孝感市云梦县火车站西侧的一座秦墓中被发现。这批还没来得及命名的竹简,一出土便引起了学界的轰动,除了因为它是第一批被正式发掘出土的秦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记载的内容可能会颠覆我们对秦代社会的部分传统认知。李学勤先生回忆第一次见到它的场景时,直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竹简一般都会以出土地的地名来命名,这批刚出土的竹简也应按循此例。但是这一次专家们却犹豫了,为什么呢?原来,竹简的出土地是一片缓缓起伏的坡地,当地的居民都称呼此地为“大坟头”,如果以出土地地名命名,那么这批国宝级竹简岂不是要被称为“大坟头秦简”?好在当地有一个悠久的传说,传说该地埋葬着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李学勤先生据此传说,取“卧虎藏龙”之典,为这批竹简起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睡虎地秦简。 睡虎地秦简出土距今已有四十多个年头。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它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粗略统计,各种以“睡虎地秦简”为主题的研究多达八百多篇。但不论它在学术界“混”得多么风生水起,外界对它始终知之甚少。这种情况,在2017年底因一档电视节目的播出而终结。 自从《国家宝藏》节目给了睡虎地秦简一次“自我介绍”的机会,它便成了湖北省博物馆的“网红”,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武汉,只为一睹它的风采。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它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在接受人们好奇的目光的同时,也在默默打量着这些每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过客。它似乎在思考,思考为何自己“一觉醒来”世界就已沧海桑田,为何这些“断发异服”的“怪人”会对着自己“指指点点”,他们的眼神中有陌生、有惊讶但却少有了然,仿佛自己来自异时空一样。 是的,人们确实对睡虎地秦简有一肚子疑问:为何它的模样与电视剧里的竹简不同?为何它是秦简却被发现在楚地?它都记载了什么内容?……这些问题萦绕在每一个见过它的人的脑海中。 睡虎地秦简是楚地秦简,顾名思义,是在楚国范围内出土的秦简。它的长度在24—29厘米之间,这个长度符合我们认知中的竹简长度,但它的宽度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只有0.5—0.8厘米。其实,竹简的长度取决于它的用途,如果它是不被经常翻阅的竹简,例如档案、原版的法律文书等,它的长度可以达到60多厘米,但如果是经常被翻阅的竹简,例如《日书》、摘抄以备日常翻阅的法律文书等,长度则可能只有20厘米左右。相较于长度,竹简的宽度则相对固定,通常在0.5—1厘米这个范围之内。在宽度相当于一次性筷子的竹简上书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是古人却可以行云流水,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是十分令人佩服的。 俗话说得好,“干万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竹简可以千年不腐,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常年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这种情况多见于西北边塞简,因为当地气候干燥缺水,所以竹简得以保存。另一种情况则是常年被水浸泡与氧气隔绝,得以保存,湖北地区出土的竹简多是属于这种情况。睡虎地秦简与人们会面之前,已经在地下水中浸泡了两千二百多年。得益于水的保护,它的生命被无限延长,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和无尽的湿冷之后,终于等到了阳光。 睡虎地秦简的主人喜是一个生活在秦始皇时期的基层官吏。《葉书》所记为秦昭王晚期的大事和喜一生的履历。喜曾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一生几经迁任,最后死于任上,但却归葬于安陆县,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喜的原籍就是安陆县,换言之,喜可能是故楚之人。喜即为楚人,为何在秦为官?又为何他的墓葬是秦式墓葬? 战国末期的楚国在经历了丹阳、蓝田之役的惨败,又经历了张仪离间、怀王客死等一系列内忧外患之后,秦楚之间的实力天平已经失衡。 公元前309年,秦昭王即位。这位年轻的君主心智成熟、手腕超绝,却十分诡谲难缠,他奠基秦国霸业,横扫楚国数十城池,将楚怀王玩弄于股掌,又令楚顷襄王一生惶惶……家仇国恨两相混杂,秦楚之间矛盾愈演愈烈,双方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拉锯战。这场拉锯战中,楚接连失去了襄城、汉中、巫郡、黔中、鄢、邓等城后,都城郢已经完全暴露在秦国的兵锋之下。公元前278年,白起趁势而下攻破郢,楚顷襄王仓皇东迁,自此,此地成为秦国南郡,安陆县便在其治内。秦始皇时期的安陆县经过六十多年的沉淀,已经秦化。所以,身为故楚之人的喜出任秦吏又安葬于秦式墓葬,想来应是一件正常的事了。另外需要一说的是,秦代的安陆县治地在今天的云梦县,直到汉代以后,安陆县的所在地才变成了今天的安陆市。 撒贝宁在节目中将喜塑造成一个喜笑晏晏却严于业务的中年小官。这个形象,似乎通用于我们对中国各个朝代官吏的感性认知,也符合影视作品中塑造的古代官员形象,但是,真实的喜是这样的吗?我们似乎可以通过他的陪葬文书对他的形象进行简单还原。 喜一生所任官职,都是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素养才能够胜任的职位,因此他的随葬简中法律文书是最多的,共计612枚,根据出土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秦律十八种》《封诊式》《法律答问》《秦律杂抄》《效律》五个部分。《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和《效律》以摘记秦代法律律文为主,应该是喜从秦律中摘录的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封诊式》则以记录案例为主,这些案例具有典型性,不仅可以为官员判案提供参考,而且对秦律具有补充作用;而《法律答问》则是通过问答形式,对秦律中的一些条文、术语和律文意图进行解释,应该具有法律效力。 除了法律文书之外,还有《语书》、《为吏之道》和《日书》。《语书》是一本杂编的册子,其中包括喜的领导腾发放的文书和“良吏”、“恶吏”的鉴定标准等内容;《为吏之道》则是将要做官之人学习如何做官的官箴,也就是古代版的“官场生存指南”,里面记载如何治理百姓、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邀赏免罚等内容。《语书》和《为吏之道》中所记载的内容应该是一个官场小吏每天都会面对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乌纱不稳,想来喜应是将它们置于案头,常常读之、审之、慎之。 《日书》是秦代占测时日凶吉和记录日常术数的高配版“老黄历”,换言之,这是通行于秦代社会的、人们奉若圭臬的日常行为指南,例如何时生产、何时制衣、何时购粮、何时沐浴以及如何建屋、占梦、驱鬼辟邪等等,事无巨细,均有趋吉避凶之法。 由此,喜的形象逐渐丰满。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出他每日晨昏拾起案头《日书》查看当日宜忌的样子,可以感受到他生怕触犯忌讳受到神明处罚时的恭敬与惶恐;也可以透过历史的尘埃看到他在昏暗的烛光下眯着双眼逐字抄写秦律时的身影和凝神反思自己是否逾越本分、有失礼法时紧皱的眉头,可以体会他为官为臣时时勤勉、处处谨慎却不遇伯乐的挣扎与迷茫…… 秦代的真实样貌已被漫漶在历史长河中,变成了迷。而睡虎地秦简,第一次为我们拨开了历史长河的水波,让我们隐约探到了真正的秦——它身体上那油亮的乌墨构画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一个真实的秦代社会和秦人的精神世界。守护国宝,不仅仅是守护国宝本身,更是守护它穿越时光为我们传送来的谜底。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科院楚文化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