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山岗盛开幸福花 ——钟祥市人大机关精准扶贫工作纪略
2017年第12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廖向荣

钟祥市张集镇竹林岗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西南麓,境内山地纵横,层峦叠嶂,景色宜人,曾经穷得让人揪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小村已成为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声名远播。2015年市人大机关对口帮扶,凝心聚力、脱贫攻坚,让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村民得实惠。”说起山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众口一辞。

 

规划引领发展

  竹林岗村原是100多户的小山村,1990年与邻村李关村合并后,版图面积增大到23平方公里,但贫困人口却逐年增多,村民形象地说两个村是“难兄难弟、贫上加贫”。市人大机关工作队进驻后,首先从解决村民思想认识问题上入手,“扶贫先扶志”,30多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一家一家走访,与村民拉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村级状况、贫困原因及情况,耐心讲解精准扶贫政策,激发村民志气,通过勤劳双手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短短1个月时间,机关干部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摸清了每户的家庭状况,找准了致贫的原因。走访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村委召开“诸葛亮会”,研究脱贫对策,提出了3年整村脱贫的奋斗目标,帮助制订了村级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扶贫规划和扶贫作战图,为38个贫困户量身定做致富菜单,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扶植产业扶贫,对因病致贫没有工作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低保救助,对贫困子女实施教育救助。对特殊贫困户,因户施策采取扶贫政策“组合拳”的方式进行扶贫。

“扶贫工作队不仅帮我整修房屋,还免费送香菇袋料,去年仅种香菇卖了8000多元,孙子读书、老伴看病的钱都有了,精准扶贫的政策真是好。”说起市人大精准扶贫带来的变化,贫困户钟绍国喜上眉梢。

 

大路通向远方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是制约竹林岗村发展、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最远的五组村民到镇里要走30多公里的山路,离公路最近的2组村民也要走10公里山路。山里的优质大米、特色香菇等绿色产品运不出去,抱着青山竹林丰富的森林资源,却变不成金山银山,村民吃不上水、用不上电。

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决竹林岗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定建一个月3次深入现场调研,在山间小路上踏勘线路,研究道路修建问题。组织交通、住建、水务、供电等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集体研究、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虽然山区道路里程长、施工难度大,但是通过多方努力,短短1年多时间,筹资260多万元修建了15公里道路,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从村部一直通到了省级公路。筹资40多万元修建了22公里自来水管道,常年喝山沟水的村民第一次尝到了“纯净水”的甘甜。完成了2个台区的农村电网改造,电压不稳、电力不足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村民家里的电冰箱、空调真正派上了用场,不再是摆设品了。

“以前村里一年到头看不到几辆车,现在扶贫工作队帮我们修通了水泥路,外地的大货车几乎天天要到我们这里来拖货,香菇、稻谷、生猪,运出去好方便,卖的价格也好。”村民宁新富看着自家门前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链“造血”

  想要脱掉贫困户的帽子,就要把“输血”变为“造血”,让贫困户找对路子,发家致富奔小康。围绕丰富的山林资源,市人大机关发挥代表资源多、智库优势强的特长,深入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组织20多名市镇人大代表到竹林岗村调研考察,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建起香菇种植产业链,引进市内最大、外贸出口的香菇生产企业兴利食品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帮扶,免费提供2.3万袋香菇袋料,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帮助办理小额信贷。如今,贫困户何应学仅种植香菇一年收入就达到2万多元。建起油茶种植产业链,引进湖北沐农公司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建设400亩油茶种植基地,帮助土地流转,贫困户全覆盖,10名党员带头示范种植,10名党员“一对一”帮扶10家贫困户参与种植,吸引了广大村民积极参于,5年后将产生80多万元的效益。建起生态大米产业链,推广种植优质稻米,虽然每年只种一季、产量不高,但产品价值高、价格高,深受外地商人青睐。此外,还兴建了60千瓦光伏项目并网发电,不仅村集体收入实现了“零”突破、每年收入5万元,而且每家贫困户可分红900元。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8300元增到12000元,增幅44.5%

  原贫困户彭万清说:“在市人大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现在家里除了种植稻谷,还养了60多头生猪,种植了4000多袋香菇,儿子在外面打工挣钱,我们家提前奔小康了。”

 

美丽村不再是传说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我们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这是村支部书记宁德志代表村委在村民大会上的郑重表态。市人大机关全力帮扶,把机关支部主题党日开在了竹林岗上,30多名机关干部和村里的群众一起挥汗如雨,在进村道路上种上了红叶石楠、紫薇等景观树2000多棵,打造了2公里长的绿色景观画廊。聘请城乡规划院专家进村设计,种树、种草、配石、造景,安装漫步机、肩关节康复器等户外健身设施,打造了6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公共绿地。新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村文化室、卫生室,安装了20多盏太阳能路灯、电子摄像头等,建成了服务功能完善、渠系道路配套、文体设施齐全、绿化亮化同步的新型农业社区。在村委的带动下,全村老少集体行动,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每家每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扫除、大清洁、大美化行动,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厨,各家各户、门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安装了垃圾箱和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分类处理,每月定期检查评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污水横流、畜禽粪便遍地现象一去不复返了。临近水库、有鱼池的村民还开起了农家乐,吸引了外地游客增加收入。

“现在村子越来越漂亮了,晚上还有路灯,我们吃完晚饭都会散散步、娱乐一下,山里的土包子也学会了城市的广场舞,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

路相通、树相连、景如画,一个融观光、产业、休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已具雏形,青山绿水的竹林岗上绽放出一朵朵灿烂的扶贫之花。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