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湖北:转型发展有门道
2017年第12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程远州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中部地区产业基础雄厚,但也面临着提质增效乏力的问题。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道路上,湖北在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方面的探索,或许能够为中部地区提供更多借鉴。
提到湖北经济,你想到的是什么?是以武钢、武锅、武重等“武字头”为代表的重工业基地的昔日辉煌,是以“煤都”“磷都”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的满目尘灰,还是以“产粮第一县”“中国农谷”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农业大省的丰饶鱼米? 确实,这些都是湖北省给人的一贯印象。然而,近几年来,肩负着“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使命,湖北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华丽“变脸”: 3.2万亿元,全国第七位,去年,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好水平。过去5年,湖北在全国排名前进了3位。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湖北何以逆势而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湖北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蒋超良一语中的。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老树发新芽” 黄石市,黄石大道145号。 走进华新水泥厂旧址,3座高达10余米的巨型水泥窑巍峨壮观。这里曾经是当地工业文明的骄傲,如今即将成为中国水泥博物馆。 这个创始于1907年的水泥厂,由张之洞申办、慈禧太后批准,曾被誉为“远东第一”。 但“拐点”不期而至,去产能的大势所趋,让整个水泥行业随之暗淡。好在华新水泥自10年前行业高歌猛进之时,就开始了谋求转型。 如今的华新水泥,在去除落后产能、产品提档升级的同时,还进军环保产业,将水泥窑变为城市“垃圾处理器”,去年还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近3年来,已安全生态化处置生活垃圾250万吨,市政污泥90余万吨,修复城市毒地上千亩,成为全国水泥企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华新水泥的突围,正是黄石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艰难转型的缩影。 4年前,面对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经济放缓的“资源陷阱”,黄石决心破除“恋矿情结”、淘汰落后产能、引进新兴产业。2014年黄石关停367家“五小”企业,年减少产值200亿元,一直高位运行的工业增速应声下跌3.7个百分点。 仅仅4年,这个以“黑粗重”产业为主的工矿城市,抖落满身灰黑,摇身变为以矿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立市的经济转型示范城市。 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转型定力,背后是省委、省政府用好“指挥棒”,给各地坚决卸下“政绩包袱”:评价各地工作绝不简单看GDP指标,更要看新发展理念落实,更注重发展质量和绿色系数。 去年,湖北压减过剩钢铁产能338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476万吨,关闭退出煤矿158处,化解过剩煤炭产能1011万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面对存量巨大的传统产业,湖北没有简单将其视为包袱,而是对传统企业注入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增加技改升级新投入,破除“搞技改是找死,不搞技改就等死”的魔咒。 “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6万亿元,年均增长23.8%,一批企业“老树发新芽”,在关停落后产能中“接骨重生”。
结构优化,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 增速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0%,这是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第三产业发展的成绩单。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服务业特别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的“分量”,成为衡量经济“成色”的重要指标。在湖北,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最亮眼的是新产业加速成长,新技术加快转化,新业态、新模式爆发式增长,新主体蓬勃发展。”谈及今年的经济数据,省统计局副局长吴中志说。 农业发展短板正在补齐。去年,湖北省遭受罕见洪涝灾害,农业生产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3780.8亿元,同比增长4%。 工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迈进。前三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9、9.9个百分点。而在战略新兴产业中,湖北的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医药、电气机械、铁路及航空航天等产业成长速度,均超16%。 湖北还从制约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着力补齐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短板。 针对动能不足的短板,湖北在光电子、集成电路、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5个产业领域,实施100个技术创新重大项目,推进1000项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建总规模2000亿元的湖北长江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针对对外开放不足的短板,湖北建设14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国家级高新区,营造新经济培育沃土;设立占地120平方公里的湖北自贸区,打造经济转型试验田,提高“走出去”“引进来”水平。近两年落户湖北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26家,总数达到254家。
创新驱动,开拓经济发展新天地 大江大湖大武汉。在介绍自己的城市时,武汉人习惯于用“大”这个字眼。 然而,这个曾经“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大武汉”,前些年却总被扣上“中部塌陷”的帽子,产业迭代升级难成规模,坐拥百万大学生,却遭遇“人才东南飞”的尴尬。 但武汉人“不服周”,“十二五”开局之年,便喊出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口号。质疑随之而来——“大武汉”,凭什么复兴? 如今,答案呼之欲出:凭创新。 淘汰落后产能,进军智能制造领域,做大做强现有支柱产业;开辟新兴产业战场,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紧随技术革命步伐,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借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数年间,武汉的经济跑道悄然变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六成以上,“大武汉”复兴的蓝图呼之欲出。 不止是武汉,在经济竞进提质的过程中,整个湖北都将创新驱动,作为是转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作为补齐短板,开辟新兴产业战场、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杀手锏”。 5年来,一系列先行先试在湖北展开。 湖北自贸区获批,外向型经济发展迎来开放新平台,湖北加速奔向内陆开放高地;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武汉市入列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为改革的“先行区”,纳入国家发展视野,跻身改革创新的第一方阵……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换难题,武汉率先出台“黄金十条”,规定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可得转化收益的70%以上,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下海,可保留岗位3至8年。 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我选湖北”人才战略实施之后,湖北多地相继推出大学生落户“零门槛”政策,吸引人才留下来。武汉市为留住百万大学生,掀起“双创”热潮,推行“青桐计划”,全市遍布“众创空间”,构建出方便创新创业者“找人、找钱、找技术、找场地、找市场、找圈子”的创新孵化生态体系。 今年4月,武汉更进一步,宣布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该市“一把手工程”。5月27日,在汉高校设立20亿元校友基金,全面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至今校友们已用294个项目、1.3万亿元投资“回报”武汉。 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5574.54亿元,同比增长13.9%,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300家,实现三年翻番,稳居中部第一。 相关链接 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 “把‘中部塌陷’的帽子扔到长江去”一度是湖北干群的共同决心。这个决心,在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时更为强烈。 当时,湖北面临的形势非常急迫:经济结构不优、供给质量不高、大量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经济发展的“黑色多,绿色少”。 这也是蹒跚转型中的中部各省份面临的共同难题。 转型之路犹如滚石上山,但4年过去,世人还是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湖北。 湖北转型靠的是什么?是全省上下“遇到的矛盾再尖锐,也要偏向虎山行”的担当,更是“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的定力。 去产能,隐藏的问题多,不少人视为“烫手山芋”。但湖北坚持越早越主动,不讲价钱、不留退路,钢铁、煤炭行业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搞技改,被认为“早改早死,不改等死”。但湖北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注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硬是让“老树发新芽”。 发展新经济,更是要平地起高楼。湖北刀刃向内,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并率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咬住资金和人才打造中部创新高地,创字当先终于激起新经济的一池春意。 湖北的经验显而易见:在经济转型这场区域发展分化洗牌的大考中,只有选对了路,并坚定前行,才会收获亮丽答卷。如今,湖北的转型升级之路也要步入下半场,当此关键时期,更须一步一烙印砥砺前行,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