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荆楚民间染织
2017年第11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陈绍辉
织锦与印染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品种。它图案精美、纯朴厚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是中国养蚕缫丝、种棉织布的主产地,织锦与印染在荆楚地区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丰富,而且技艺高超,特色鲜明,是荆楚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锦是一种经线提花丝织品,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是中国传统丝织物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在古代社会,只有具有高级身份的人才能着锦衣、锦衾和锦帽。锦的提花技术相当复杂,最能反映当时丝织技术水平。织造时,按设计的图案用提花技术控制经线的沉浮,织出花纹,花纹越大,技术也越复杂。 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先秦时期,荆楚地区的织锦技术就已高度发达了。1982年1月,仅在江陵马山1号墓中就出土了十几件织锦,丙丁纹(形状类似古文字中丙、丁两字的合文)、凤鸟凫几何纹、小菱形纹、十字菱形纹、黄黑条纹等不同花纹,多达10余种,充分说明当时已有了先进的提花织机和熟练的织造技术。此后千百年间,荆楚人民将这一工艺进一步传承、发展开来,培育出了江陵荆缎这一驰名中外的织锦品牌。 江陵荆缎,又名江陵锦,盛产于明代,清代驰名京城,享誉全国。1920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第三名,从此蜚声世界。江陵荆缎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使用的是著名的河溶生丝,采用“动物胰子丝光法”丝光后,丰满油亮,上色用玫瑰打底,盖以金黄,显出大红的艳丽。织出的荆缎经绞压、踩碾、定型而成。幅宽2尺,手感柔软滑润。有玉梅、素喜字、福寿喜字、鸳鸯块、灯笼格、龙凤牡丹等20多种花型。经面嵌花是其独具的风格,图案与色块的组合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征,织成各种花色被面、袍料,图案古朴,色彩艳丽,多被中外游客购作礼品,赠予友人。 通常来说,称“锦”者,多为丝织。然而,我国少数民族自古也有织锦之俗,他们崇尚锦绣,在节日盛装、婚嫁礼品中多用织锦制作,原料多以彩色棉线织造,我们习惯上也将这些少数民族织锦统称为“民间织锦”。苗锦、壮锦、瑶锦、侗锦、傣锦、布依锦、土家锦、毛南锦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些民间织锦风格古朴,色彩鲜艳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其纹样结构多呈几何形骨架,图案多为变形的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流传下来有许多著名的传统格式,广泛应用于服饰、被面、小孩背带、花帽、头帕、花带及爱情的信物等。 鄂西地区是土家族集中聚居区。因此,湖北的少数民族织锦也主要是土家锦。土家锦,即土家族织锦,又名“西兰卡普”,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土家族织锦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以“通经断纬”为编制手段,进行手工挑织。在图案与色彩运用等方面,与苗锦、傣锦、壮锦、瑶锦有相似之处和近亲血缘关系。但由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它们又各具特色。苗、傣、壮、瑶族织锦,纹饰更显抽象原始,土家族织锦则受巴楚文化的影响,在各方面更趋成熟:一是纹饰既抽象又有形,同时又极富象征意义。土家锦图案来自对大自然的感受,身边的物象也是编织者寄情抒怀的选择,不论是对动物或用具,还是对天象星座,都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达到抽象装饰美的效果。二是色彩上注重原色与复色的互补,运用红、黄、蓝三原色,并延伸以赤、黄、青、白、黑为五正色,其它复色作适当的填充,从而使得整个画面色泽绚丽、对比强烈而又和谐。三是对称结构贯穿整个画面:为了示其完整性,在土家锦的结构中,突出中间主体,多以四方连续展开,上下又以二方连续组成边框线面或城墙垛式的边框,上下左右都严谨对称达到平衡协调的效果。 西兰卡普色彩艳丽,图案新颖,目前流传下来的西兰卡普传统造型图案多达200多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景物、禽兽、家什器具、鲜花百草;二是几何图案,最常见的是单八勾、双八勾等等。三是文字图案,如喜、福、寿等。整体效果古朴典雅,层次分明,惟妙惟肖,光彩夺目。今天的西兰卡普作为土家族特有的工艺品,已经从山寨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手工印染在古代被人们称为“染缬”。中国有史可证的手工印染,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旧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既是早期绘画出现时期,也是纺织品出现时期,在陕西华县仰韶文化遗址中所发现的朱红色麻布残片上可以看到当时的纺织品已经开始染色了。 在现代染织技术普及以前,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对织物的印染主要是用靛青颜料上法对织物进行夹撷、蜡撷和绞撷。 夹撷,就是夹版印花。其工艺特点是先在木板、油纸上刻出图案制成版,然后将织物夹持在两块镂空版之间,使织物固定,然后在镂空处涂刷或注入色浆,干后解开型版就成为印花的织物,图案具有对称性。夹撷的印染技术发明很早,大约秦汉时期就有了应用,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颂四川的夹染:“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到了明清时代,夹撷则不多见了,及至近现代则更少见。现只在浙南地区有少量夹染工艺“敲花被”保留。 蜡染,又名蜡颗、蜡染,是以蜡来防染的印花工艺。它的工艺特点是用排染作用的蜡(蜂蜡、虫蜡、石蜡、松脂、树胶等)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在常温染液中浸染,最后沸煮去蜡,即显出底色白花的花纹。蜡颗由于织物收缩或揉搓后蜡膜会发生一些折裂,因此浸染过程中会有一些颜料渗入裂缝,成品后会显出一丝丝不规则的天然冰纹,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的蜡染,以贵州地区为代表,被称为“蜡染之乡”。 绞缬,也称扎染,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它先是按预先设计好的或是大概想好的图案花纹,把布料的某些部分用针线穿缝、扎结、折叠、钉缝固定扎牢成形后,置于染缸染色,染色完成后,拆去扎线,由于被扎部分未能染色,与染色底相衬,从而形成扎染效果特有的由深而浅、具有晕渲效果的美丽的色晕白花,颇具变幻迷离的情调。扎染工艺种类很多,在唐宋时代就有鹿胎缬、鱼子缬、撮晕缬、醉眼缬等。宋代以后,由于绞撷费料费工,政府曾经明令禁止。明代以后,蜡撷、扎撷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和峡江地区还在应用。 在三峡地区,民间至今仍保存着扎染这一古老的传统印染工艺。扎染材料为白土布、麻线和颜色染料,工具有小剪刀和线针。染色过程也很简单,先在白布上绘好图案,将布的一部分折叠起来,随后用麻线针沿图形线条穿扎,在麻线两头挽上结子,采用缝、扎、牵、系等方法,将白布扎成若干小团,使这部分布料在染色过程中不被染色。待染料干后,用剪刀剪开麻线结,抽去麻线,这些未染的部分即显露出白花图案,有的呈现自由纹样,有的则组合成各式图案。扎染物品有袢带、抱裙、包单、床单、被面、枕巾、手巾等,图案以“龙凤呈祥”、“喜鹊闹梅”、“喜鹊闹莲”、“鹦鹉戏石榴”等最为常见。秭归郭家坝镇七战垭村农民杨德秀的扎染袢带《喜鹊闹莲》,为现存扎染作品的佳品。 宋元时期,随着植棉技术的发展,织布业逐渐发达起来,棉织品成了劳动人民主要的衣服来源,随之出现了富有民间美术特色的蓝印花布。它虽无丝绸的华丽贵重,却因其多变的纹样,颇具匠心的图案,“清水出芙蓉”般的素丽色彩,与绚烂的锦缎相应成趣。蓝印花布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如作为门帘、被褥、包袱、面巾、衣料、围裙等等,成为中国平民最为普及的纺织品。清代是蓝印花布的鼎盛时期,不仅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各省皆有蓝印花布,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及东北各地也开始流行蓝印花布。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温暖湿润,自明清以来,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得其利厚,蓝印花布遍及湖北全省。其中,尤以天门蓝印花布最负盛名。天门系全国著名的棉乡,自明代起就已开始大量种植蓝草,为蓝印花布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特点表现是:第一、蓝与白的选择。蓝白两色并非吉祥色彩,但经过民间艺人巧妙的艺术处理,却让人感到清新明快、和谐醒目;第二、虚与实的结合。蓝印花布系漏版制作,艺人变点不能相连的劣势为特点,以点组成线,以线组成面,若合若离,似为一体,实又分离,运用虚的手法,创造出笔断而意不断,物象不碎的写实效果;第三、满与全的运用。在形式上大量采用流畅灵活的曲线,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蓝印花布来自民间,民间崇尚美满。由曲线组成圆,象征十全十美,团团圆圆。有的方中套圆,圆中套方,圆中套圆,以达到求满求全的画面整体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