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省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四好”。
选题好。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是对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诠释。各级人大在这个举国上下脱贫攻坚的大合唱中,如何发挥作用,是必须思考和面临的新课题。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得到了全社会的肯定,既是监督好完成《决定》确定的任务的落细落地,又是传播好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指示精神在湖北的生动实践,更是调动各级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上级人大把握下情,找准扶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症结,使上级人大对下级人大工作指导能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能使县乡基层人大吃透上情,把扶贫攻坚相关政策监督落实到位。其根本意图是发挥全省四级人大、9.6万名五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让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通过开展活动,把在开展活动中所收集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时向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反映,促成各级人大监督同级政府改进工作,助力各地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
定位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各级政府具体组织实施,人大要用“绣花”功夫监督政府用“绣花”功夫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做到监督不越权、不缺位,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献计出力。各地把“坚持三为主、争当五大员”作为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的核心内容,根据活动要求,分别落实人大常委会、人大主席团、代表活动小组三个工作清单,以及开展活动的时间节点、目标任务等。通过代表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政策,让贫困群众知晓扶贫政策,把党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家里。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增强内生动力,依靠勤劳双手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特别是克服“等靠要”,让贫困群众“想脱贫”;推广“造血式”扶贫,让贫困群众“能脱贫”;推进生活环境大改观,让贫困群众“会脱贫”。
人大代表要以“绣花”功夫和钉钉子精神,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让政策人人知晓、落实落地;当好社情民意的调查员,倾听民意汇集民意;当好助推发展的监督员,监督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干部作风是否扎实;当好脱贫攻坚的示范员,发挥自身优势,网络和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当好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
联动好。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实现了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人大联动,四级人大聚焦一项活动,而且开展得如此有声有色,在我省人大工作中前所未有。活动严格“两集中、一分散、一接待、一交办”程序开展,入户调查按照“一问二看三查四评五建议”的方法进行,整个过程实行痕迹化管理。由于统一活动组织形式,代表明白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做什么、怎么做,就连过去在人大会议期间的“哑巴”代表、“举手”代表知道开口问什么了,用心做了。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让他们在闭会期间行动起来,发现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收集贫困户、选民的意见和建议,改变了过去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大会期间提出的做法。贫困户和选民看到人大组织开展的这项活动发挥了作用,愿意与代表们交朋友,说心里话了,收集起来的意见建议非常接地气。收集的意见建议精准,承办单位办理的效果才精准,各项扶贫政策才能实打实落到实处。
督导好。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在乡镇人大主席团。省人大常委会对各县(市区)开展活动的督导采取一杆子插到底做办法,到县(市区)听取开展活动情况的汇报,到乡镇督导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到代表小组调研阵地建设情况,开展活动情况。每次督导组督导的内容具体,各地对照活动开展情况,清楚开展活动存在的短板。另外,加强对各县(市区)的督导,能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委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党政“一把手”均能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活动抓在手上,落实责任到位,联系指导到位。同时,也能有效改变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专职不专的问题,让他们静下心来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