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责无旁贷。今天,代表小组将分成3个小分队入户走访,王建鸣、石明应、刘仕兵 、鄢桂芝为第一分队。下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鸣同志就小组活动作指示……”“我今天是小组成员之一,是普通人大代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听从组长安排。”王建鸣见主持人如此“将军”,赶紧站起来,微笑着谦虚地摆了摆手。
这是王建鸣参加宣恩县高罗镇向家坪代表小组活动时的情景。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开展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以来,恩施自治州委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各县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7月26日,全州533个代表小组全部完成第一次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参加活动的各级人大代表共计7316人次。
“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最直接的收效是,人大代表的履职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树立了崭新形象。”恩施市盛家坝乡干部如此评价“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乡人大代表龙阳楚在活动中,了解到当地群众对横岩湾至枫香河道路改扩建的愿望很迫切,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并挨家挨户做工作、开屋场会,仅2天时间就募集资金18万多元。目前公路改扩建工程已经破土动工,竣工后300多家农户将直接受益。
正如干部群众共同看到的那样,人大代表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活动要求代表按照“集中——分散——再集中”三步骤进行,代表履职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履职意识大为提高。各代表小组围绕“五问”(一问家庭状况,二问贫困原因,三问脱贫措施,四问谁在帮扶,五问扶贫政策知晓情况)、当好“三员”(监督员、宣传员、示范员)开展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广纳真言、做好表率,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归属感、责任感、自豪感、成就感。小组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不断在脱贫攻坚中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树立了人大代表良好形象。
“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开展后,代表工作延伸基层,人大监督工作赢得群众满意。”全国人大代表、店子坪村支书王光国这样认为。自治州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 7940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533个乡镇基层代表小组中依法履职,几级代表混合编组,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倾听民意、反映民声”得天独厚的优势。
“扶贫手册没有规范填写”“干部作风仍然不够扎实”“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翻开各代表小组活动意见簿,类似意见和建议一条条清楚排列。
在小组活动中,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农户家中,共接待选民1231人次,走访贫困户8000余户,收集选民诉求4200余条,形成代表建议2300余条,经梳理分类交办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联络处)和县市人大常委会1900余条。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办理办法,为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新抓手和新载体,代表切实助力政府部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出人大代表的深厚感情,群众得实惠。
“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开展后,人大工作阵地建设水平得以提升,县乡人大自身建设逐步加强。”8月2日,列席自治州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的8个县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异口同声说。“代表聚力脱贫攻坚活动让我们回归‘主业’了!”几位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说。据了解,利川市、建始县人大常委会在人员、平台建设等方面得到县市党委全力支持,成立了人大代表信息中心,其中利川市核定事业编制5名,建始县核定事业编制3名、核定信息中心主任职数1名;部分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专职人大工作人员回归主业。
正如基层人大工作者所说,活动成为了加强县乡人大工作补短板的重大机遇,县级人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部分县市、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得到合理调整,有的还落实了对无固定收入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给予适当补贴的政策;县乡人大纷纷开设网站、QQ、微信等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信息化建设得到推进;“代表之家”建设规范化水平上了新台阶。
“内外宣传工作持续给力,良好舆论氛围已然形成。”自治州主要媒体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也对活动开展亮出了高分。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借助州电视台、州新闻网、恩施发布、云上恩施、省级媒体及州人大常委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截至目前,全州共计编发工作简报120余期,活动信息稿件在省、州各级媒体刊发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