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共享单车流动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同时,对其恶意破坏、盗窃、任意占有等不法行为也在持续上升。日前,武汉警方启动了打击侵害共享单车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并对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提出法律适用指导意见。
共享单车兴起之快,投放之迅猛,使用之广泛,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新经济成长速度的认知。仅一个武汉市,共享单车已经投放超过30万辆,这个数字在提醒我们,共享单车已经不是少数人、少数区域的稀奇事、新鲜事,而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重视这一交通出行方式中出现的侵害问题,让打击侵害行为“有法可依”,不仅是维护城市形象的必须,更是保障出行权益、维护公共秩序的必须。
扫码就骑,随骑随走,“把方便留给下一个人”,共享单车从萌生的第一天开始,就要靠“兼顾他人权益”的意识和规则来支撑和运转。正因为如此,当撬砸车辆、加装私锁、故意喷漆等问题不断涌现,它在现实运行过程遭遇的“不规则”行为,也触发了避免其走向“公地悲剧”的强烈呼吁。有媒体报道,在摩拜用户当中,自发形成了一个专门举报不文明用车行为的组织,他们自称“摩拜猎人”。这样的行动昭示着,共享必须要靠共治来守护。面对共享产品遭遇各种人为的侵害,如果只有“一声叹息”,徒唤奈何,必然导致“破窗效应”,让共享之路越走越窄。避免共享经济走向无序和混乱,有赖于用户的文明素养和道德自律,有赖于共享企业的技术手段,更有赖于法律手段划出红线,让侵害共享成果的不法之徒,付出相应的违法成本,从而倒逼规则意识、文明意识的形成,更好地引导公众共同维护共享经济的运营秩序。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样也是新经济的内在要求。新经济生长的速度有多快,法律和监管跟进的速度就要有多快,新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多深,法律和监管的介入就要有多深,这是互联网时代给社会治理提出的一个重大考题。现实充分表明,电子商务也好,共享经济也好,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才能兴利除弊,才会有更加良性健康的运转,秩序感和规则感才会更强。网络社会的生活潮流势不可挡,网络社会的变化频率也凸显监管的复杂性,一步跟不上,就会步步跟不上,既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也不能指望“一招鲜,吃遍天”。唯有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法治跟进的紧迫感,才能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