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次工作关系,我走进了邯郸这座古城。之于邯郸,印象最深的是“邯郸学步”成语中的一个地理符号。与想象中老工业城市灰蒙蒙的色调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绿荫荫的粗壮法国梧桐,整齐地排列于城区主次干道,各具特色的公园湖泊也为城注入了灵气。
邯郸位于河北南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西傍太行山脉,东连华北平原,北连刑台,南毗安阳,交通区位十分优越,是一座有着八千多年文明史、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东城下的邯山绵延至此而尽(单是山脉的尽头)得名。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邯郸磁山的先民就在此繁衍定居,种植粟、胡桃,饲养家鸡等,孕育出了被誉为“中华瑰宝”的磁山文化,改写了世界农业史对种植粟年代的认识。
一部中国发展史就是一部邯郸建城史。春秋早期,邯郸就见于史籍;战国时期,邯郸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汉末,曹操在邺城筑城扩池,开创了中国建筑中轴对称结构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先河,邯郸一度成为北方军事政治中心;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相继在此建都;唐代,邯郸境内的大名府迅速崛起成为河北重镇,居京畿八府之首;宋代,邯郸作为陪都,奠定了其黄河流域以北中心城市的基础;金朝,大名府为大齐都城,是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明清时期,邯郸属北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邯郸属直隶省冀南道,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邯郸直归省辖;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是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在此诞生;伴随着京广铁路的开通,邯郸再度复兴。
在邯郸博物馆,我们见证了磁州窑的辉煌史,赵国都城的变迁史,以娲皇宫、北齐石窟为代表的佛教传入史……行走在绿荫葱茏的丛台公园里,赵武灵王曾经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的丛台跃入眼帘,几经风霜变迁,尽管其“天桥接汉若长虹,雪洞迷离如银海”的壮观今天已难寻,但其名扬列国的昔日风采依稀可辨。
漫步邯郸街头,绿意盈盈,虽是夏日,却感到阵阵清爽。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合荫成林,挂在树上的一串串小红灯笼在绿叶的衬托下甚是美丽。方便市民休闲的街头小游园随处可见。与别处的千城一面不同,这里的小游园巧妙地把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园林中,运用多种造园手法、造景元素,充分展示着其厚重、从容、大气、进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气息。城市出入口的“胡服骑射”铜雕,街道旁“一字之师”、“毛遂自荐”等石景,以及广场上“将相和”、“二度梅”等典故人物塑像,都成为了小游园的主题。十年前邯郸因此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近年来,上下一心着力擦亮绿色这张城市新名片,又提出了“绿美邯郸”计划,正向着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迈进。赵苑、丛台、龙湖、南湖等公园随处可见,滏阳河、沁河穿城而过,滋养着城市的每个角落,阡陌交错的道路如棋盘分布其间,使城市的动脉活起来。当地人自诩,“穿城河、棋盘路、小游园、行道树”就是邯郸独有的绿化特色。
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如何让古城经济腾飞与文化发展并进,邯郸人作出了抉择。投资约12亿元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是全市最大的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和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中心融大剧院、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于一体,是连接新老城区极富人气的文化绿洲,也是邯郸新地标。邯郸充分挖掘其特有的文化资源,赵文化、女娲文化、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红色文化等,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与城市建设发展融为一体,仿佛一张张“文化邯郸”的绿色名片矗立在城市街头,诉说过去,展示现在,迎接未来。
离开邯郸,高铁站前一个红色和氏璧造型的雕塑,上面镌刻着“开放、进取、担当、从容”的邯郸精神,它是胡服骑射精神的延续,是邯郸崛起的坚实力量,是一二九师精神的具体阐述,更是邯郸文化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