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夷陵之战与宜昌
2017年第1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 夏日新 图/黄书祥

    宜昌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都市,雄伟的葛洲坝、三峡大坝,使宜昌成为我国长江明珠,世人向往的旅游城市。不仅如此,宜昌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夷陵之战起因于孙吴夺取荆州,杀死关羽,致使吴蜀联盟破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规划的战略蓝图是从益州和荆州两路出击,北争中原。荆州的陷落,使这个计划破产,而“恩若兄弟”的关羽的死,对刘备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不到一个月,便不顾群臣的阻拦,急忙大举伐吴。虽然出师不利,出师前夕张飞被部将暗杀,仍然没有动摇刘备东征的决心。

  蜀汉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亲自率军沿江东下,先后占领了巫县、秭归,第二年正月,占领夷陵。东吴任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统率诸军抵御蜀军。陆逊为避免两军主力决战,主动撤退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属宜昌)一线,双方在此形成相持。陆逊的战略意图是扼守重要关隘,避开刘备的锐气,寻找机会决战。蜀军深入到吴境五、六百里,都是在夷陵以西的沿江峡谷,兵力无法展开,只好在巫峡至夷陵一线数百里间建立了几十个营寨,将大本营安在猇亭。两军从正月到六月相持半年之久,刘备想依靠优势兵力速战速决的计划落空了。

  蜀汉部队远征,营地又分散,后勤供应困难,士气越来越低落。到了次年闰六月时,天气酷热,士兵上晒下蒸,刘备只好把水军迁到陆地宿营,把驻扎在山谷里的士兵迁到谷外,依树林溪洞扎营屯兵,打算休整部队,等秋后天凉再大举进攻。

  等蜀军在山谷中扎好营寨,陆逊见时机已到,积极转入反攻。当时正是盛夏,蜀军营寨都是用木栅作材料,又都分布在峡谷中,与树木杂草相连,正好进行火攻。他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束茅草,接近敌营后一齐放火,焚烧蜀军营寨。蜀军突遭火攻,一时大乱。陆逊派一支部队突破蜀军防线,切断蜀军主力部队的退路,并用水军截断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其他部队也都配合陆逊自猇亭向蜀军发动全面反攻。吴军连破蜀营四十余座,蜀军土崩瓦解。刘备率残部逃到马鞍山北(今宜昌市北),被吴军四面包围。刘备只带少数人乘夜突围逃走,退到永安(今重庆奉节东),镇东将军赵云由江州到永安接应,才阻止吴军西进。刘备东征率领的部队约有七、八万人,连同舟船器械等战备物资损失殆尽,蜀国元气大伤,此后,再也无力东下。不久,刘备病死,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吴蜀两国又恢复同盟关系,共同对付曹魏。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夷陵之战,最终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战时刘备已经61岁,既是久经沙场的将军,又是蜀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而陆逊只有39岁,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将领,刘备率领近10万部队,而陆逊指挥的不到5万人马。最终的结果却是刘备几乎全军覆没,故历史书上将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刘备失败后曾愤愤地说:“我竟败在陆逊手上,难道是天意吗?”从三国历史来说,夷陵之战还有一个结果不能不提出来。刘备急切发动东征,很大程度上有为关羽复仇的意义在内,但夷陵之战却使刘备、张飞先后丧生,史书上载刘备与关羽、张飞“恩若兄弟”,三人相继死亡,这也算得上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了。无怪乎民间以刘、关、张为异姓兄弟的典范,《三国演义》谓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虽属附会,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正因为夷陵之战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以致历经千年,夷陵古战场仍是人们怀古寄情的游览胜地。

  夷陵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宜昌市猇亭区,这里地势险要,江流湍急,临近长江西陵峡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夷陵之战为这里留下了赵望山、逃出冲、滾钟坡、上马墩、下马槽、将军垴、红血港、古栈道等10多处遗迹。现在,这里已开辟成了旅游景点,修复了汉阙门、西塞楼、龙门哨台、酒仙阁等古战场遗址建筑,并仿古修建了刘备大寨、长江栈道垛口、营房寨栏等景区工程。

  走进景区大门,首先映于眼帘的是一座汉代风格的楼阁——楚塞楼,楼前两旁是一幅楹联:“上收蜀道三千之险;下锁荆襄一方之局”,正是概括了猇亭的重要战略地位。楚塞楼紧邻江边,登高远眺,远处荆门、虎牙二山紧锁大江,长江水自峡谷奔涌而出,滚滚东去,无怪乎古人有“猇亭古镇何处是,唯有江涛似旧时”的感慨!

  在江边山坡上,有大大小小的岩洞群,据说就是当年蜀军屯兵之所,现在在山下修建了蜀军营寨,座座相连,掩映在满山的葛藤之中。沿江还修筑了纤道,这里本来是历代纤夫行走的古纤道,现在沿江装设了城墙箭垛般的护栏或铁栏杆,顺着峭壁蜿蜒起伏。脚下汹涌的江涛轰鸣声不绝于耳,低头一望,令人惊心动魄。遥想当年战争的血雨腥风,该有多少人葬身沙场,不能不使人产生“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慨。

  宜昌周围还有与夷陵之战相关的遗迹。秭归县归州镇原又称刘备城,刘备东征时在此筑城,原遗迹尚存,只是三峡大坝蓄水后,古城被水淹没。不过,它已经留在当地的方志文献中,也记忆在民间古老的传说中。

  夷陵之战时,陆逊自宜都太守受命率军迎战,是他最早在宜都筑土为城。夷陵之战后,陆逊把土城改筑成石城,并疏浚河道,开挖水井。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此城称作陆逊城,或简称陆城,一直沿袭到现在,陆城现已成为宜都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变成了繁华的都市,但还能寻觅到古城的踪迹,居民区中的一口口古井相传就是陆逊时所开凿,古城郊外还有当年夯土城墙的遗迹。或许历史也以成败论英雄,而让刘备城消失,陆城发展?

夷陵之战后,东吴将夷陵改名为西陵,夷陵之战连同夷陵一起成为历史的记忆。约2000年后,在这块战争的废墟上,矗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夷陵之战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遗产之一,在留给后人许多启示的同时,也给这座城市增添另一种魅力。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