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省人大常委会2016年监督工作扫描
2017年第1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詹金灿 刘祖巨 图/戴忠益

    “省人大监督工作的几个亮点,在全国都是重大创新,很有特色,很有意义,很有价值!”20161124日,省委书记蒋超良到省人大常委会机关调研,在参观省人大预算监督网络中心、司法监督工作网络平台时,对人大工作频频“点赞”和极大“鼓劲”。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依法关进制度的笼子。”一年来,承载全省人民的期待和重托,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为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人大工作的新篇章。

    促推改革发展

    “快舟小型运载火箭”首创星箭一体化技术,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机动能最强和测试发射最快纪录;“单模光纤超大容量光传输”一再刷新全国纪录,一根光纤可容纳30亿人同时通话,而大小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中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于光谷,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这是湖北科技创新近年迅猛发展的缩影。

  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建设创新强省”,省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大力开展工作监督。在制定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条例的基础上,推动自主创新法规在湖北落地,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营造强有力的法治保障。2016年,常委会组织视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等工作报告,督促有关方面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促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

  全省工作的大局就是人大工作的大局,全省工作的中心就是人大工作的中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春明说,“人大监督工作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充满创新活力,坚持人大监督工作三原则,把握人大监督工作三个导向,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12个专项工作报告,检查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开展8项专题调研和1次专题询问,安排报告10件法规实施情况,保障法律法规在湖北有效贯彻实施,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2016的荆楚大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画卷。

    聚焦民生福祉

  顺应民意,着眼于回应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只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在全国发展格局中进位、实现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的升级发展,才能重塑湖北在全国应有的地位,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期待。这是新时期湖北的使命和责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年来,常委会着力把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拓展监督领域,加大监督力度,取得了新成效。相继开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湖北省旅游条例》、《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执法检查,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湖北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通过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食品安全、医疗教育就业、民族地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问题加强监督。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6年梅雨期六轮强降雨,荆楚大地遭受“98+”严重洪涝灾害。常委会迅即调整工作安排,围绕抗灾救灾开展了一系列监督检查和工作调研,促推灾后重建,促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2016年,很多领域都能够看到人大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一件件民生工程的落实、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在反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勤政为民的同时,也凝结着省人大常委会心系民生、为民谋利的执著和汗水。

    共建美丽湖北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省政府有什么具体举措?”“一些工业园区,包括省级园区,没有开展环评、没有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此,发改委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行动?”……913日下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湖北是“千湖之省”。确保“大江汉水碧波荡漾”,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确保“一库清水北上”,是湖北的历史重任。常委会高度重视立法管水、“刚性”护水、“重典”治水,《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被称之为“史上最严治水法典”。为保证这部法规得到有效实施,6月间,常委会7名副主任带队,分赴全省各市州开展水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随后,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省政府水污染防治情况报告,并召开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聚焦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中的43个水环境突出问题,形成整改清单转请省政府依法限时处理。

  推动生态建设是湖北人大工作的鲜明特征。本届以来,常委会先后作出关于推进绿色发展、批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多项生态环境法规性决定,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12件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形成了水、土壤、大气“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法规制度体系。为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常委会还首次安排省政府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情况的报告,深入调研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情况,开展以“长江大保护、湖北在行动”为主题的“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促推美丽湖北建设。

    守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温暖阳光。常委会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入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维护公平正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司法监督工作新途径,从2014年开始,坚持每年年中听取“两院”半年工作情况报告,实现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认真落实2015年出台的加强省人大司法监督工作与省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工作衔接办法,拓展了人大加强司法监督的方法和途径。2016年,听取和审议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报告,推动检察机关改进工作。

    2016年,建成全国人大系统“首家”省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平台。该平台依托省高级人民法院科技法庭管理系统,设庭审直播、庭审点播、信息统计、智能庭查等10个功能模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可通过此平台对我省各级法院庭审活动进行远程、实时、实况查看,了解参与庭审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司法警察的工作情况,力促“诉讼证据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控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在法庭”的落实,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相关工作报告、监督司法工作提供鲜活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监督程序公正倒逼实体公正,通过监督庭审倒逼司法公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替人民管好“钱袋子”

    4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视察湖北人大机关,专程考察了省人大预算监督网络中心,对省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一项一项看,一分一厘抠,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钱花在了哪些地方,人大代表审查监督更容易、效率更高了,老百姓也越来越多地从中受益。”一位省人大代表感慨不已。

  人大预算监督网络中心,是省人大加强预决算审查监督的重要平台。无论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开会或者闭会,代表都能持证访问预算执行在线监督系统,掌握第一手部门预算执行信息。“这个系统更全面、更细化、更开放,鼠标一点,谁出差、谁报销、钱支付给谁等情况一目了然。”真实、及时、可靠的数据,意味着人大对部门预算的监督,由程序性监督走向实质性监督。

2016年,省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又有重大突破和创新。常委会建立审计整改同步报告机制,同步听取省民政厅、省林业厅、省卫计委等三个重点部门的专项整改报告,并对省政府和三个部门的整改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这是常委会首次对专项工作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是进一步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有益尝试。省政府审计整改情况报告显示,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962人,整改问题资金114.87亿元,整改力度及成效前所未有。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