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严肃的会场、大嗓门的广水方言和一问一答式的交锋——今年4月18日,广水市余店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80多名人大代表对今年的镇财政预算提出修改意见。在社会公众对政府“晒账本”空前关注的当下,广水的人大代表不仅可以对政府花钱计划“说三道四”,还能对这些钱用得如何“指手画脚”。
这还得从2015年4月骆店镇预算编制征求意见会上说起。当天镇政府领导班子来了3个人,与来自全镇20个村的人大代表面对面征求意见。大家手里拿着一份《骆店镇2015年财政预算(说明)》,代表边看边提问,政府领导边答边记。在听取了人大代表的意见后,镇政府调整了预算,“三公”经费从138万元减少为128万元,对村级转移支付经费由72万元增加到84万元。
“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大代表对乡镇的预算支出进行了深入讨论,真正有了主人的样子。”人大代表周新由衷地说。
2015年5月19日,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全体代表对2015年镇级预算进行无记名投票。“2015年镇级预算赞成69票,反对0票,弃权0票。通过。”至此,广水市告别了由县市代管乡镇预算编制的“乡财县管”“镇财市管”状况,结束了广水各乡镇公共财政收支无预算的历史。
当然,这一改革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5年初,在刚要求编制镇级财政预算时,各乡镇叫苦不迭。市财政局预算有关负责人直言:“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政府领导意识比较淡薄,乡镇人大监督水平又不够,启动镇级预算编制难度太大。”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镇人大、政府和财政所约200人次进行了3场新修订的预算法培训,要求各级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提升业务水平,认真做好镇级预算编制工作,共同监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2015年4月至5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督导组,分赴各镇巡查督办指导预算编制工作,敦促各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预算编制、审批工作。今年3月底,市人大常委会4位副主任带队,分成4组赴各镇调研乡镇人大工作,并重点了解了各镇预算编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统一思想,4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召集各镇人大负责人开会,要求各镇在总结去年镇级预算编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正视不足,严格按照“先预算后支出、不预算无支出”的要求,深入细致研究,精心务实谋划,科学合理安排,做实预算项目、做细预算支出、做好预算编制。
随后,市人大财经工委积极督促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镇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要求各镇严格按照“三上三下”(镇财政所编制初步预算方案→上报镇党委会征求意见→修改→上报市财政局审定→修改→上报镇人代会审议→修改→上报市财政局备案)的要求,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形成经得起人大监督和人民考验的“阳光”预算。
5月底,全市13个镇的镇级预算已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全部通过,并上报市财政局备案成功。从届初的市“一级预算”,发展到现在市、镇“两级预算”,织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口径预算监督网。可以说,广水这两年镇级预算编制工作的探索,生动展现了人大监督政府管好用好“钱袋子”的活力,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改革就是自我削权,以前,预算就由班子成员等少数几个人商量一下,交给财政局就好了,市里列一块,有多少用多少。现在不同了,预算和执行都要量入为出,经费怎么花都要经得起老百姓的监督。”同样在为镇级预算编制工作而奔波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骆店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殷道文深有感触。
“现在法律要求政府所有资金都必须进行预算,且需要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通过,这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召开。”余店镇镇长秦水平说,“下一步,我们还要面向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举行各类不同形式的预算知识培训,让更多的代表、老百姓参与到财政预算审查中来。继续完善政府预算公开,按规定将政府各项开支全部公开上网,让代表、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政府把钱都花到哪儿了,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现在,只要你轻点鼠标,广水所有镇办专项资金支出预算就能在网上看个一清二楚……推进镇级预算编制工作,就是让各级政府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能够被置于阳光下接受应有的监督。”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左和平看来,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人代会来审查批准监督预算,为人民的“钱袋子”安上天眼,让人民看紧政府花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