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荆楚民间刺绣
2016年第9期 —— 八面来风 作者:陈绍辉
刺绣,又名“针(针)绣”,俗称“绣花”,是用多种彩色丝线在丝织品上按照设计好的花样刺缀运针、锁绣纹饰的一种传统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民间刺绣融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不仅图案精美、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性和装饰价值,而且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因此,多用于被面、床单、枕套、帐帘、床头等日常用品,以及鞋面、袜底、围裙、帽圈、袖口等装饰用品和荷包、香包、绣球等佩戴用品,有时也用作窗帘、门帘、刺绣壁挂等大型室宅装饰。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温暖湿润,盛产蚕丝、棉花。民间刺绣在湖北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题材广泛、形式活泼、构图严谨、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色彩富丽、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湖北民间刺绣,大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尤其以姑娘为最多。这种传统的刺绣技艺往往是通过家传、互相之间的交流才得以延续的。湖北农村的女孩子一般从十来岁就开始在母亲或祖母的教习下穿针引线,挑花绣朵,一直做到出嫁。在湖北农村,刺绣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能绣一手好花的姑娘处处受到人们的称赞和羡慕。“谁家闺女好,绣工见分晓。”“二绣手巾两面花,姐想情郎郎想她。乖姐想郎人勤俭,郎想乖姐会挑花。” 因此,湖北有“无女不绣花”之说。绣手云集的乡镇,往往被冠以“绣”名,如汉口的“绣花街”、洪湖的“绣花堤”、石首的“绣林镇”。 湖北民间刺绣主要有绣花、挑花、布帖三种。绣花是用彩线(丝线、绒线、棉线等)按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缀连出美丽的纹样。民间绣花的题材非常广泛,一般是以花卉虫鸟动物以及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为主,而且多寓有吉祥的含义。 湖北民间绣花起源很早,战国时期已经相当发达,汉代已独秀于当时。如流传于汉口、洪湖一带的“汉绣”,直接渊源于湖北民间绣花,是湖北民间绣花的集大成者和杰出代表。汉绣的历史非常悠久,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汉绣融南北绣法精华一体,色彩浓艳、构思瑰丽、手法夸张、绣工精细、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装饰味浓厚,极具有楚韵遗风,在中国绣林中自成一格,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绣之一。在20世纪初,曾一度与当时的苏绣、湘绣三分绣品天下。1910年和1915年,汉绣绣品分别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声名更是远播海外。 挑花,又称“挑织”或“十字花绣”,是民间广泛流行的绣种。它以十字形针法显示纹样和分布色彩,即在布料上严格按照经纬纹络,用细密小的十字“挑”织花纹图案。“十”字形有大有小,依据棉麻布的经纬纱数,一般每个十字针有六纱、五纱和四纱等区别。在设计稿上,以每英寸十格者为六纱、十二格者为五纱、十六格者为四纱。每一个即代表一个十字针,由许多十字针绣成花纹。绣工根据纸样格子的大小,在底布的经纬线上数纱,进行挑绣。挑花图案以十字形直角构成,有独特的变形几何形装饰风格,而且刺绣时不仅不伤布丝,反而能增强织物的耐磨损性能,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挑花以针法用线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架花、撇花和纤花三种,架花是一面绣,撇花是两面相反的绣,纤花是正反两面一样的绣。挑花的装饰题材,以花卉、动物和楼阁殿堂为主。图案的布局,一般是布面中心挑绣大团花,四角边沿挑绣小型的角花、边花,很讲究匀称和构图方式。传统挑花,一般为白地绣蓝花,少数民族则在青、黑布上绣彩花。 挑花在湖北流传甚广,遍及全省各地。湖北挑花分素挑、彩挑两种。素挑为白底黑线或黑底白线,整个布局显得朴实大方,单纯而对比强烈。彩挑则以群青粗布作底色,统筹白线挑绣的主体骨架,填绣大红、桃红、朱红、桔黄、中黄形成暖色基调,点缀粉绿、墨绿、湖蓝,使整个画面显得色彩绚丽高雅,暖而不燥,繁复和谐。在针法上,湖北挑花以十字针为主,又配以直针、空针、牵针、双面针法,以求其意想的效果。在湖北众多的挑花作品中,黄梅挑花最为精美,代表着湖北彩挑的最高水平。 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其制作工艺不同于苏绣、湘绣等一般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它以元青布作底,以布的经纬线组成的纱眼数针脚,三或四根纱一针,用针将五彩丝线逐眼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在挑法上,黄梅挑花有单面挑与双面挑,讲究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其特殊针法以十字针为主,又配以直针、空针、牵针、双面针法,无论哪一种针法,其正反两面都十分整齐,都可看出相同的图案,且背面没有针线接头,十分平整。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绣”,针脚为“一”字形的称平线绣。这种制作工艺极其古老和朴实,匠心独具,在全世界极为罕见,因此,尤为珍贵和神奇,被专家学者誉为刺绣中的“活化石”,绘画中的“摩崖石刻”。1959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挑选黄梅挑花作品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布贴,又称补花,它利用做衣服剩下的边角碎料,在一块底布上经巧妙的构图设计,然后再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并辅以刺绣进行细部加工而成。布贴最初是对破损的衣物上的缝补,后经巧手制出花样补在衣服上,即成布贴。作为一种民间实用工艺和美术,布贴具有很强的浅浮雕效果,漂亮结实耐磨,能够对日常衣物等纺织用品起到很好的装饰和美化作用,常用于小孩背带、服装、被面、小孩帽、花鞋等。由于制作材料的特殊和制作方式的独特,布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和特征:以简练的表现为主要原则,以大胆的夸张、变形和省略突出主要特征,着重于写意,着重于表现,着重于象征,注重整体的布局和变化,不拘泥繁琐的细节,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制作的劳动妇女,对美的欣赏习惯和趣味取向。布贴在湖北分布较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随处可见。其中,阳新布贴更是以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色彩富丽,在剪样造型、色彩配置、缝制工艺和刺绣点缀上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楚文化艺术特征,给人一种“使人触目难忘,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而令世人刮目相看,被西方人誉为是不可多得的“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 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湖北民间刺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湖北民间刺绣虽题材广泛,构图复杂,但内容多以花卉鸟兽为主,表现的主题也非常鲜明、突出。一般而言,每件绣品都力求充分表达一个主题,或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或祝福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和睦,或寓意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或希望子孙早日成才,始终突出和弘扬喜庆、吉祥、祝福的主旋律。 在色彩运用上,湖北民间刺绣讲究饱和鲜明,多采用强烈的对比色,底色用大红大绿、大蓝大黑等颜色,所绣的纹样则用淡雅的颜色,使绣品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并在对比中求得颜色的和谐。在表现手法上,湖北民间刺绣善于运用写实、夸张、变形、抽象等多种手法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造型强调夸张洗炼,多采用暗喻、谐音、类比来表达深邃的寓意。 在刺绣针法的运用上,湖北民间刺绣主要用斜针、平针、散针绣和打子绣、套扣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并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综合使用不同的针法,从而形成许多不同风格的绣品,创造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刺绣工艺品来。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受楚文化的长期浸润,荆楚民间刺绣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浓郁的楚风遗韵。楚人崇凤,性格浪漫,喜追新逐奇,故民间绣品中的凤凰题材丰富,姿态万千。或威武雄健,或轻盈飘逸;硕大的冠,五彩缤纷的羽毛,一尾、二尾、三尾,甚至无尾,全凭艺人以浪漫遐想,信手拈来。楚人尚赤、尊巫,在用色上首重红、黑两色。受其影响,荆楚民间刺绣也偏爱红、黑两色。用于喜庆场面的民间绣品,多取大红或深红底色;而日常生活用品,则多取黑色或深蓝色。红色喜庆热闹,鲜亮明快,充满活力;黑色深沉玄奥,坚硬冷峻,极具神秘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一特点固然是楚文化之流韵,但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从实用的角度来讲,红色醒目美观,黑色耐脏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