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民情笔记”关键要入脑入心
2016年第8期 —— 民主实践 作者:袁浩

   “两学一做”活动开展以来,一些机关党员干部在认真搞好学习的同时,还走出机关,走进基层,养成了记“民情笔记”的好习惯。他们或走村串户问寒问暖,或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促膝谈心,把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详尽地记在本上。应当说,这种记“民情笔记”的方式不失为深化“两学一做”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拓展学习教育内涵的一种好办法。

    不过,不管是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还是记“民情笔记”,都不是简单地记个笔记就算了事,关键还在于能否真学真懂,能否入脑入心。据笔者所闻,有的党员干部虽然把民意记下来了,日后并未当回事来办,待群众问起,方才恍然想起来。个别干部甚至以“官腔”予以搪塞。如此下去,“两学一做”就成了形式主义,“民情笔记”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民情笔记”的初衷是为了了解民情、排解民忧,只满足于记记笔记,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行动,说明一些干部并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因而,记“民情笔记”也就成了赶时髦、搞形式。所以,增强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民情笔记”就不应仅仅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而要写在群众的口碑中、写在群众的心坎里、写在为民服务的行动上。

    为此,各级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去,在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中牢记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仔细研究,入脑入心,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及热切期盼解决的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推诿、不敷衍,能办的马上办,需要一定时间、多部门协调解决的形成合力抓紧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工作,最终使“民情笔记”中记录下来的问题一一得到落实。惟其如此,“民情笔记”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反映民意,发挥作用,最终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