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魅力山城 如画来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纪实
2016年第6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图/鲁凡 王迎鑫 刘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十堰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民脱贫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市四届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伊始,高度关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始终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监督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持续跟踪多点发力,为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十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画出”宏伟蓝图 “城市发展空间转移拓展符合实际!”“思路清晰,理念超前,工作起点高,充分发挥了调控引导作用。”“看规划让人耳目一新,听介绍令人振奋!”……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调研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郑荣均、吴宏伟、王建平等一致肯定十堰近年来的规划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修编是十堰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早在2011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调研城市总体规划工作,广泛收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规划修编情况报告,提出了要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明确新城区拓展方位、彰显城区的山城特色、在老城区改造中注重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和切实保障规划实施等审议意见。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采纳了审议意见,完善了城市发展规划,促进了修编质量提升。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2013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赴徐州、合肥等6个城市,学习考察城市建设工作经验,形成调研报告送交市委、市政府作为工作参考,提出了尽快制订和完善各层级的城市规划,积极推进新城区建设,注重保护和弘扬车城文化,切实保护好城区的生态环境等意见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推进规划实施工作,201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了城区重大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项目、生态建设、安置区建设等6个专题现场,听取了市规划局的工作情况汇报,并就进一步加强规划落地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目前,城区的发展框架,已从“摊大饼”模式转变为“建组团”模式:东部协调组合,西部拓展空间,南部生态保护,北部延伸框架,中部降低密度,“东西南北中,布局各不同”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已经悄然形成。 “浇灌”教育之花 教育是民生之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工作水平,是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高度关注的议题。 加强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人大代表反映较多的社会民生问题。2012年元月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了5件意见建议,要求尽快解决城区小学和初中入学难、办学条件差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将此建议列为常委会主任领衔督办的重点建议。当年8月,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进行全面调研,实地考察了21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状况,召开8场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研报告。10月,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城区中小学校学生容量严重不足,部分学校标准化建设十分滞后,在学校布局、新校建设、危房改造和教师配备等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等审议意见。半年后,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办理人大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2013年下半年,将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列为常委会届中监督工作“回头看”活动的内容之一,组织人大代表对城区30多所小学和初中学校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与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教育部门负责同志交换意见,督促加快整改工作进度。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关于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工作监督意见非常重视,制定了十堰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城区中小学建设3年计划,明确了市区两级政府的办学责任,城区教育财政性资金年度投入增长37%,用于学校建设的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金由每年2000多万元提高到1.4亿元。经过3年努力,城区中小学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学生容量大幅度增加,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并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对城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检查验收。 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2013年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对学前教育进行了调查,随后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审议意见,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开展全市幼儿园年检,清理整顿无证办园,规范办园行为,有力推进了学前教育发展。 为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2015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职业教育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为办理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市政府先后组织了4次大型调研活动,研究制定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略,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争取1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有力推进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 “护航”医疗卫生 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科学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2011年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审议意见。市政府当年追加健康教育经费64万元, 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年人均25元,争取中央财政投资468万元,加强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启动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迁建项目,明确了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和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2014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题工作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速推进了市县乡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收尾工作,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费预算4328万元,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药品广告,严格规范药品销售行为,有力保障了市民用药安全。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合工作健康发展,2015年7至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进行了调研,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和参合自觉性,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保障新农合事业健康发展,重点加强基层特别是乡镇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目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正认真办理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关爱”务工人员 据统计,十堰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已达23万多人,占城区常住人口近三分之一。他们在建筑业、工业和低端服务业的岗位上辛勤工作,是城区劳动力队伍的骨干力量,为城区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对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城区建设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不遗余力抓紧抓好。 2011年底,市直第一代表小组在开展走访选民活动中,提出了加强城区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保障服务工作的建议。2012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将该项工作列入年度计划监督工作议题。当年8月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并形成了较为翔实的审议意见,转市政府研究处理。 2013年初,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将1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区外来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保障服务工作的议案》列为正式议案。3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各位副主任分别带领调研组,深入企业、工地、医院、学校实地调查研究,与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走访座谈,从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险、维护合法权益和实行社会救助、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改善居住条件、户口准入、政治待遇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的8点建议,形成工作建议报告送交市委、市政府。11月,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此项工作办理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专题询问,15位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到会应询。人大常委会一系列监督举措,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部署和检查督办,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8个工作专班,全面查找工作差距和存在问题,在支持就业、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和维护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目前,“坚持不懈地把几十万进城务工人员关心和照顾好、服务和支持好”的工作理念已经形成共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进城务工人员做好生产生活保障服务的各项相关工作正在大力度的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