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咬菜根”喻指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发奋图强精神,给后人以诸多启迪。明代兵部尚书于谦,荣于俭素,耻于奢靡,认为“钱多自古坏名节”,“大节还须咬菜根”。对于这种“咬菜根”精神,毛泽东主席曾语重心长地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这里说的“嚼得菜根”,其实就是意指艰苦奋斗的精神。
咬菜根,以菜根为食,自然让人想到生活饮食的节俭清苦。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菜根吃得多了、吃得久了,就会面有菜色;对于官员而言,菜根吃得少了或不再吃了,也就无法体恤民情。南宋大臣真德秀曾说:“百姓不可一日有此色,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官员们只有都能“咬得菜根”,才能够知其味,与百姓同甘共苦,进而才会清俭自守、关心民瘼、知责履责。古今智者,皆谙此道。虽然现在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但还有很多困难群众,还面临许多矛盾问题,因此“咬菜根”精神还需要大力倡导。
然而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随着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却逐渐淡忘了“咬菜根”精神,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抛到了九霄云外。比如:有的在工作上贪图安逸清闲,满足于看摊守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在生活上追求舒适享乐,吃必山珍海味、行必车马开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殊不知,其结果只能是失民心、遭民怨、激民愤,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和发扬“咬菜根”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不仅是执政所需,更是人民所盼。当然,提倡“咬菜根”精神,并不是让人们去吃忆苦饭、当苦行僧,而是要培养能吃苦、能奋斗的精神,这是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又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咬菜根”精神,能吃常人难吃之苦。否则,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只能一事无成。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安于现状,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不断强化“咬菜根”精神,切实增强公仆意识,讲奉献不求索取,讲艰苦不图安逸,讲奋斗不计名利,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