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常怀愧疚之心
2016年第4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唐剑锋

    《现代汉语词典》上“愧疚”一词的解释是:总感觉对不起他人,很歉疚;很惭愧。惭愧不安。星云大师说:“人要有一颗舍得之心,有此心,心性才淡然轻松。”林清玄说:“人要有一颗柔软之心,有此心,心境才明亮温暖。”人有愧疚之心,心神才会感觉平和安实。

  人最难得是有一颗愧疚之心,没有愧疚之心,会总觉得满世界的人都对不起自己,都愧对自己。没有愧疚之心,会不懂得感恩,不会体会别人的内心感受。没有愧疚之心,做事就不能常常反省自己,甚至做事只为自己考虑。有了愧疚之心,整个人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才会变得越来越善良!从而,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见,愧疚之心,也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高尚,也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常常自己反省,也是一种心灵不断“自我净化”。

  常怀愧疚之心,就会经常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会经常打开天窗让灵魂深处见到阳光,就是经常清洗、掸去心灵上的灰尘。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中写道:“惭愧反省,是悔过的勇气;惭愧反省,是自知的镜子;惭愧反省,是明日的祥和;惭愧反省,是智慧的果实;惭愧反省,是进德的阶梯;惭愧反省,是自修的功课。”在他看来,愧疚之心,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直达心底,照到内心深处是不是干净,是不是一尘不染,是不是落上了灰尘?从而让人自省,让人自我修正,让人擦去心灵落上的灰尘。

  曾国藩有一段名言:“大抵人稍存愧疚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反之,如果一个人“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你看看,人有没有愧疚之心,就是判若两人。

  常怀愧疚之心,居官才能清廉自律,克己奉公,不贪民脂民膏,夙夜匪懈,唯恐有负人民。故而,便有了高适当县令时的自责“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韦应物当太守时的不安“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田家英的自警“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革命元勋董必武的自励“新功未建愧高座,老本无多早啃完”。于是,终日不敢懈怠,尽心尽力勤奋工作,尽职尽责为民谋利益。

常怀愧疚之心,做事才不敢违背良心,才能够脚踏实地,才不会自欺也不欺人,努力做一个好人。好人,就是因为时时反省自己,刻刻怀有愧疚之心。心中有愧,居官才能常常主动清醒反思、自我警策,不让权力膨胀。心中有愧,才能“夹起尾巴”做人、不做好高骛远之事。也只有常怀愧疚之心,人生才能够绚丽多姿,无怨无悔。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