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般下午四点半左右放学,而家长下班要到六点左右,如何让学生安全度过这90分钟的“管理真空期”?在襄阳市襄州区肖湾街道办事处麻棉社区,由市人大代表范静牵头举办的“四点半课堂”,开展学后免费托管服务,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小课堂”解决新期盼。麻棉社区成立于2006年10月,是原襄阳麻棉纺织集团公司改制后建立的企业型社区。原企业职工在企业破产改制后有些常年在外务工,工作、家庭不能两面兼顾,辖区出现了20余名留守儿童。襄阳市人大代表、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范静在社区调研中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大多数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2014年3月,经范静提议,社区决定把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利用现有的办公环境和人才资源,正式成立“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精心部署,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开设“四点半课堂”,创新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有声有色的志愿活动,给留守儿童赋予多重关爱,让留守儿童学习上有辅导、生活上有照顾、心理上有疏导、困难上有帮助,引领留守儿童阳光成长。
小课桌丰富“真空期”。“四点半课堂”在宣传阶段就受到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不单单可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还能给孩子们营造温馨健康的社区成长环境,在学校之外创造一个健康的“第二课堂”,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四点半课堂”已有40余名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素质较高的驻社区人大代表、网格员等辅导这些留守孩子做功课,并穿插一些美术、文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这一活动充分利用社区的现有资源,对家长完全免费,不会增加家长的负担。范静还组织青年志愿者作为辅导老师,按照排班从周一到周五辅导孩子做功课,在辅导期间穿插一系列集体活动,如组织参观社区图书室,鼓励孩子多借阅图书增长见识;在感恩节举办“感恩父母·道德讲堂”活动,在分享孝顺父母小故事的同时,教导孩子们在生活中爱父母,敬父母,怀抱一颗感恩之心;通过“我爱襄州·创卫小当家”等活动,引导孩子们讲文明、爱环境、爱家乡。组织发动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利用假期时间,利用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的活动场所,陪伴留守儿童做游戏、画画,读书,为他们辅导作业,教授电脑知识等。同时还定期、不定期前往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家中,为他们打扫房间、赠送学习用品。
“小档案”增强实效性。通过走访调研,范静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两多三少”。从年龄上看,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居多;从抚养方式看,隔代抚养的最多。这些孩子普遍存在亲情关爱少,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亲情呵护;管理约束少,留守在家的祖父母或过于溺爱或过于放纵,任其发展,较少行为规范;心理疏导少,由于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存在心理抑郁等问题,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学业辅导无法完成。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范静组织社区分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建立了留守家庭工作档案、留守儿童花名册、留守儿童家庭档案。登记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级、家庭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父母的姓名、务工单位及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收集他们学习、生活、日常行为表现、情感态度等材料,全面掌握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和成长情况。
“小招募”增添正能量。怎样确保留守儿童衣食有人管,得病有人治,学习有人帮?据麻棉社区大学生村官、社区“四点半课堂”校长刘雨介绍,社区招募退休教师、医护人员、军转和大学生党员、“五老”等共计20名爱心人士,组建“爱心妈妈”服务队,扩充师资力量。这些“爱心妈妈”以帮助留守儿童补习功课、心理抚慰、共度节日等方式,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奉献爱心,倾注亲情,从生活、学习、感情上对孩子们进行全面的呵护,让留守儿童找到母爱。社区“爱心妈妈”服务队指导留守儿童写亲情书信,加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加强父子、母子亲情联络。开展亲情互动活动,在服务站开设一部专用亲情电话,免费让留守儿童每月至少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汇报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还为留守儿童设立了儿童图书角,摆放儿童图书100余册,开辟儿童情感交流空间,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社区“爱心妈妈”服务队还每两个月组织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集中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不断提高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