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品”与“悟”当是其中之一。“品”,有别于消遣式的“看”,是看得细微深入,旨在体味书中的人物角色,开动“心之宫”进行思考,让思想在字里行间穿行飞越,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味外之味。“悟”,是发现,是再创造,达到明大义、悟深远的境界。这是一个读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能否把书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创出新知识的前提与基础。
有人把读者分为四类:一类是沙漏,进去多少流出多少,头脑中毫无痕迹;二类是海绵,全盘吸收,挤出来原封不变,甚至还脏了些;三类是滤豆浆的布袋,豆浆流出来,留在里面的全是豆渣;四是采宝石的苦工,淘汰矿渣,只捡纯净的宝石。
这四种比喻,形象地强调了读书的品味。有的人一生读书不少,脑子却一片茫然,这是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可谓穷经皓首,可他的思想全是书上的,头脑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有的人越读越糊涂,读成了书呆子。当然,在众多的读者中,确实不乏智者,他们兼收并蓄,博闻强记,触类旁通,“窥一斑而见全豹”,“观一粟而知沧海”,从书中读出了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领悟了借古鉴今的人情事理,达到了通脱达观融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客观境界,永远令人高山仰止!
所以说,读书的乐趣莫过于品味了。品味是一种人生体验的互补,书中的情理韵味其实都是一种心与心之间的共鸣,也是读书的另一种境界。读书可以把书从厚读到薄,但品味却能把书从薄读到厚,继而生发出自己的感悟,获得真知。
同样,读书要“悟”,“悟”才是读书之道。古人曾说:“妙处可悟不可传。”同是斜阳照,王之焕眼里“白日依山尽”,一派苍茫;孟浩然则“日暮客愁新”,愁肠百结;陶渊明却是“山气日夕佳”;一脸悠然。这都是因为所感不同,所悟各异。
唐太宗李世民悟性极好而又善悟的。他得了天下,深知得天下之不易,把百姓如水、君如舟的道理刻在了心坎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享有天下之尊实在不能不十分谨慎。他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要臣下真言进谏,说自己坐朝处事,有违反律令的地方,但众臣认为是小事带过去了。殊不知小事会引发大事,导致国家倾危。李世民正是悟出这样的道理,并躬行之,才有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善悟,悟里面蕴含的功夫是远见卓识。常人都知道举一反三的道理,其实也就是说人要善于领悟。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但有些人为一己之利障目,悟出来的道理说到底是在打自己的小九九。一些曾经对国家做出不小成绩、很有贡献的高官,也因为利的诱惑,悟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处世哲学”,结果从马背上掉下来,落了个身败名裂。这些人不是没有悟性,而是为私心所迷,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或劳民伤财,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被绳之以法,身陷囹圄……最终悔之莫及。
悟者能明大义,能悟深远,李世民的悟正是如此。如果说李世民图一时痛快,居天下之尊而享尽人间之乐,置天下大业于脑后,那唐代的历史可能要重写。历史上贪安逸奢华的人不少,留下的教训也相当惨痛,秦二世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认为人生如白驹过隙,于是沉湎酒色,不问朝政,使秦始皇辛辛苦苦建立的、自认为是子孙万代基业的秦王朝一眨眼就毁于其手。
品古人的卷也好,读今人的书也罢,读书的品味和善悟,给予我们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更不是瞬间即逝的刺激;而是生存的自信,做人必备的才智和勇气,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人对生命的尊严肃然起敬,创造出一个与书籍相连又独立的新世界,使自己的智慧与心灵得到更深层次的更新与升华。
读书人读书应品出味来,这是不难做到的,但还要建立“悟”的基础,即明大义,悟深远。悟性是人人都有的,善悟则不是人人都能够的。我们应该自觉地去培养这种能力,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读书品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