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绝人之路。绝境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抗争胜利绝境会成为磨砺中的馈赠,任人宰割绝境则无处不在。即使抗争“失败”,也为东山再起或后人借鉴贡献价值。
人们曾经以为把蝎子放在木炭中间,蝎子在被火围攻而无法逃脱之时,会用自己的毒针杀死自己,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经过试验却发现,这不过是一种假死现象。其实,蝎子根本没有放弃过生存的努力,生命从不绝望,蝎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
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动物那样,因为人有智慧,会思考。于是,在一些巨大的危险和灾害降临,感到无法抗拒脱困时,“聪明”的人往往会放弃抵抗,免受失败和痛苦的折磨。1969年,一个叫约翰·肯尼迪·图尔的美国人写了一部小说《傻子们的同盟》。这部作品多次遭到出版商的拒绝,始终无法出版,图尔于是选择死亡逃避羞辱,饮弹自尽时年仅32岁。幸运的是,图尔有一个比自己坚强百倍的妈妈,她比儿子更坚信作品的价值,继续坚持着儿子生前曾经做过的工作,承担着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羞辱,11年后作品得以出版,第二年获得了美国新闻及文学界最高的奖项——普利策小说奖。
事物都有两面性,绝境也是,有人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来肯定绝境不可救药,也有人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指出绝境中的希望。其实,绝境如同图尔的作品《傻子们的同盟》,它是客观存在的。“死都不怕,还怕活着”虽看似有理,但有多少像图尔那样不怕待毙而选择死亡去逃避的极端例子。止步不前,危机客观摆在眼前,不会消失,而纵身跳下,则希望全无,一切都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
世间的变化是无穷的,而人的认识却具有有限性和阶段性。用有限的阶段性的认识去应对无尽的变化,才会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结局。但人的智慧和潜能却有发展的空间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古代,肺结核足以致人死命,但在抗生素广泛运用的今天,却不值一提。今日被称作绝症的各类癌症和艾滋病,在将来也会如同治愈普通的感冒一样也不稀奇。人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困境中看似无路可走,但这里的“无”,并不是真正的无,而是认识上的局限遮住了潜在的“有”。它摒弃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希望,排除了贵人相助绕道而行的可能。因此,在这种看似无实则有的绝境中,应当选择抗争,决不能坐以待毙甚至是主动逃避,最终化腐朽为神奇,找到脱困的机遇。
绝境中的抗争,非成即败,但即使是失败的,看似于事无补,但依旧有它自身的价值所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前,革命党人先后策划了乙未广州起义、庚子惠州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丁未廉防城起义、丁未镇南关起义、戊申钦康上思起义、戊申河口起义、庚戌广州新军起义、辛亥广州黄花冈起义共十次大的起义,如没有这十次失败,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成功。秋瑾、林觉民这些革命志士的牺牲,哪一个单看无不是绝境,但在连点成线的发展脉络中,最后却是心想事成,走出了绝境。顺境中不自持,绝境中不坚持,最后是身死“业”灭,如同天际划过的一颗颗流星,虽耀眼,却短暂。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哪里不是“绝境”,胜者以死抗争,决不放弃,往往逢凶化吉,甚至反败为胜。真正的失败者,永远是那些怨天尤人、坐以待毙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