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楚国的饮食文化
2015年第5期 —— 八面来风 作者:◆ 文/陈文华 图/本刊资料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始,始诸饮食。”饮食文化不仅是物质文化和社会风俗具体而外在的表现,也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内容,还为研究礼制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 先秦时,楚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随着国家的发展与强大,其社会生活水平也达到一定高度,尤其是楚辞中那些描绘精致而丰富的食物,令人印象深刻,由此楚国的饮食也被认为是上古烹饪的典范。 一定地理环境下的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饮食样式。楚国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雨水充沛。楚国农业发展程度高,生产工具众多,食物来源与构成多样,农田水利工程发达,农业科学技术相对先进。这些便利的条件,使楚人容易取得大量的食材,进而影响楚人的饮食结构。加上楚国吸收了周边地区的饮食特点,并融合了当地的饮食习惯,运用多种烹饪工艺,滋养了楚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形成重视农业、讲究饮食的传统。 楚国的生产方式是农耕渔猎,饮食结构讲究饭稻羹鱼,饮食器具注重钟鸣鼎食,饮食质量强调五味调和。《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 楚国的食物原料有主食、肉食、水产品和蔬果等。楚国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宜稻的生长,因而楚人主食以稻米为主,还食用粟、稷、黍、麦、菽(豆)、麻、菰米等农作物。 楚人常见的主食烹饪方式较为简单,主要是蒸和煮。稀饭一般用煮的方式,将米和水同时放入鬲中生火煮,米熟即可。根据浓度不同,分为糜、粥、饘、羹等。将米加水煮烂为糜,再烂些为粥,再浓稠一些为饘。楚人还会将主食与肉类混合,加调料煮成羹。 煮的器皿是鬲。鬲是一种有三足分立,支撑着袋状圆腹的器物。楚地潮湿,因而楚人将鬲改为高足连弧裆,扩大受火面积,加速受热。 蒸一般用于干饭。将稻放置于专用炊器上,通过加热,产生水蒸气,通过底部的小箅孔,把饭蒸熟。专用炊器包括甑和甗。甑是一种蒸食器,形状像大碗一样,平底上有筚孔,一般放在鬲上配套使用。甗就是甑和鬲的合体,相当于现代的蒸锅。为了保存和携带,楚人会将饭晒干,制作成干粮,供军队和长途外出的人使用,想吃的时候直接用水浸泡就能食用了。 楚地丰饶,《战国策·宋卫策》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盈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考古发现,江陵包山楚墓出土有鲫鱼、鸡、猪、水牛和山羊、栗、枣、柿、梅、梨、菱、莲、荸荠、姜和花椒等动植物。 楚国畜牧业、捕渔业和捕猎业都分官方和个人两类。不仅有专业屠宰场所和专业屠宰师,还有经营售卖的市场。对于食物的保鲜,考古发现,在荆州江陵纪南城建造冰窖,楚人很早已学会利用冰来藏鲜。 2400多年前发现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两件精美的青铜冰鉴,被人们称为最早的“冰箱”,其功能就是防止食物腐烂,用来冷冻酒浆和菜肴的。 楚国爱食鱼,楚国常见鱼类有:鲤、鲫、鲂、鰿、鲥、鳜等,还有蚌、蛤、鳌、鳖、鼋等。楚人食用鱼的方式多样,有风干、火烤和煎几种。干鱼或鱼脯称为枯鱼,用火烤干的鱼称为鱼炙。楚系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一件铜炉盘,是用于煎烤食物,类似今天的煎锅。铜炉盘分两层,下层放置木炭,上层盘存有鲫鱼鱼骨,盘底还有烟炱痕迹。长江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还出土有用竹签串起来的鲫鱼。 楚国的肉食有牛、马、羊、猪、鸡、狗等,一般家庭食用小牲畜。此外楚地山林众多,珍禽野味众多。楚地常见的野味有雉(野鸡)、野兔、兕、鸿、雁、犀、象、鹄、麋、鸹(乌鸦)、鹿、雀、(野猪)、豹、熊、凫(野鸭)、天鹅、大雁、黄莺、鹌鹑、乌鸦、鸽、雀,豹等。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有华南兔、梅花鹿、雁、鸳鸯、竹鸡、鹤、斑鸠、火斑鸡、喜鹊、天鹅、麻雀等。这些肉食一是用于祭祀,二是用于食用,多余的会制成干肉,或剁碎制成肉酱。 楚人种植、栽培的植物副食和农副产品众多。楚国陆生蔬菜有葵、芥、王瓜、芋、菘(白菜)等;陆生果品有梨、梅、枣、柿、杏、橘、柚、樱桃、杨梅等,水生蔬菜有芹、菰、莲、藕、菱、荸荠等。调味料有生姜、花椒、桂、菌、小茴香等。湖北省当阳金家山春秋战国墓中出土葫芦籽;湖北省江陵望山战国墓中出土有果实、果核、果皮及种子十余种;包山楚墓中出土有梨核、枣核、梅核;信阳楚墓和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过芥菜籽、冬葵籽、生姜、芋、笋、花椒等。 楚人选料严格、刀工讲究。从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骨骼分析,肉食品的原料不仅专挑幼仔,而且还专挑肉多味鲜的部位。很多食物肢解不留痕迹,还切成整齐极细的丝条。楚国还有一些特殊的食材,如襄河之鲂,长江之鲭,云梦之芹,汉上之耳等。 楚人烹饪技艺精湛,厨艺高超。基本烹制方式有蒸、炮、煎、臑、胹、煔、炙、脍等。炮是将小型牲畜,如羔羊、仔鸡和野兔等小动物的肉直接包裹烧,使其烧熟食用。煎是把鱼肉或鸟类的肉放在油锅中煎炸。《楚辞·招魂》中记载的“煎鰿”、“煎鸿鸧”,就是这种烹饪方式。煔是添加佐料于野味上,直接煮熟,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保留食物的原味。《楚辞·大招》中的“煔鹑敶只”,说得就是煮鹑。臑、胹是煮食物的方式,都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烧煮。《楚辞·招魂》中的“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就是将不易煮烂的食物长时间煮。炙与燔是用火烤肉的方式,离火远称炙,离火近称燔。脍类似今天的炒菜。此外,楚人在制作一道菜时会将数种烹饪手法结合起来。如“胹鳖炮羔”中“炮羔”的做法,要采用烧、炸、炖、煨等多种烹饪方法,工序达十道之多,且要用甘蔗的甜汁来调味。而《楚辞·招魂》所记的牛蹄筋和肉类菜肴多烧得烂熟,易嚼、易消化、易吸收。对于那些飞禽,也辅以各种不同烹调技艺。另外,楚人重鱼,以蒸、炙、烧、煎、脍多种方法烹制。 楚人擅用并重视五味调和,在五味调和上,楚人根据烹饪对象采用苦与辣、咸与酸、酸与甜等多种搭配,饮食标准为“历而不爽”。所谓“厉而不爽”,就是制作出来的菜肴味道不仅味道鲜美而浓郁,又不失其本味。《楚辞》中还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描述,是说在烹调过程中甘、酸、苦、辛、咸五味俱全。 楚人的五味来源多样,咸味来源有盐和肉酱等。苦味主要来自豆豉和胆,还有药材。楚人常使用甜味。一是加工成的麦芽糖食用。二是对饴和蜜的使用,或制作成点心。如《楚辞·招魂》提到的“粔籹蜜饵”,就是以蜜和米面熬煎制成的。三是在菜中添加柘浆,即甘蔗汁等,用以提味。酸味多源于梅和酢(类似今天的醋)等。辛香味调料有花椒、襄荷、桂、酒、葱、姜等。楚国的五味调料一般在烹饪前即已按比例配制好了。《九章·惜诵》云:“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齑”就是烹调前已经切碎的肉酱和捣成细末的姜、蒜、椒等酸辣调料。 由于楚国饮酒之风盛行,楚国的酒器较多,有些还可盛装水。酒具可分为盛酒器、舀酒器、饮酒器。主要包括尊、缶、鉴缶,壶、盉、耳杯等。包山二号楚墓出土一件彩绘凤鸟双连杯,系用竹、木结合雕制而成的一种特殊酒器。整体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像一只凤鸟背负两个大酒杯,其功用是婚礼上用来喝交杯酒的。 楚国习俗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楚人丰富的食俗影响着楚国食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楚人日常饮食餐数分两餐制与三餐制。早期为两餐制,进餐时间是上午九点和下午四点。第一餐称为朝食,第二餐称为餔或飨。三餐制分为鸡鸣、日中、日入分别进餐。 分食制是楚人食俗的重要特点。楚人在类似今天厨房的地方制作完食物后,按主食、菜肴、羹汤、醢(肉酱)等分装,再按一定顺序摆放于案上,移至食室,案类似于今天的托盘。 楚人饮食习惯是席地而坐,地上铺竹席,围案而食。席子材质和尺寸因等级和身份不同。楚人吃饭的顺序是先饮酒、再吃肉,最后吃饭。面前摆放有俎案,放置有杯、盘、筷等食具。楚人用箸夹食,用刀切肉。 楚人把吃饭看作享受,其独特一点是宴席时男女杂坐。进食时会有乐舞表演,还有一些游艺娱乐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楚国食文化的诸多特征,更多体现在宫廷饮食生活中。尽管宫廷御膳为楚国贵族所独享,但每款珍馔佳肴,皆来自于民间平民百姓提供的烹饪原料和烹饪技术。如果说,民间饮食是楚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廷御膳则是楚国烹饪艺术的高峰,代表楚国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楚人在饮食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糅合艺术的元素,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味觉审美。楚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也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重要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