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鸡蛋虽小见作风
2015年第5期 —— 民主实践 作者:◆ 文/马国英

    近日读了三则与鸡蛋有关的故事,有些联想。第一则来自《资治通鉴》。孔子的孙子子思向卫侯推荐将才苟变,卫侯说他也知道苟变可用,但苟变在做税官时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子思说,用人就像工匠选用木材,应该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卫侯被说服了。

  选人用人,政治之大事。不同的时期、形势、条件之下,原则各有不同。在生死存亡、竞争决胜之时,人才难得,往往强调唯才是举、不拘小节。而在天下安定、长期执政之后,选拔干部就更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其中的原因也是清楚的。干部的小节,就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最为直观。由此可以理解,苟变白吃两个鸡蛋可以既往不咎,而今天的干部却必须因公款购买两盒月饼被问责。

  第二则故事说的是清宫鸡蛋价格昂贵。光绪年间,一个鸡蛋市价不过几个铜钱,可在御膳房,四个鸡蛋开价至三十四两银子。有一次,光绪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举着一只鸡蛋问他的老师翁同龢:“这种贵物,师傅也曾吃过吗?”答道:“我家里遇上祭祀大典,才偶尔吃一次,否则不敢吃。”

  从上到下都在蒙蔽光绪皇帝,这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连他的老师都不敢拆穿。恶劣风气背后往往牵扯复杂的利益,盘根错节,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服从其中,推波助澜,以致潜规则盛行。由此可知积弊清除之艰难,与正风肃纪之必要。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建设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的基本要求。如今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民情表达渠道通畅,监督之网越织越密,干部自当身体力行求实务实,那些还想搞瞒天过海的人,应该从天价鸡蛋中反思教训。

  第三则是关于小平同志的。1975年重新“出山”不久,邓小平便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强调:像我们这样的人,到下面去调查研究,不要给地方干部增加负担,不要搞什么招待,生活方面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我看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

  “西红柿炒鸡蛋就不错了”,一句朴素的话,生动地诠释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其中体现的自知、自律、自省,今天读来也令人十分感佩。物质水平提高了,公务接待标准适当提高一些,也无可厚非。但违反规定竞相奢华,挥霍公帑,腐败势必产生。制度不落实,“破窗效应”形成,再严格的规章条文都难免沦为“稻草人”。倡导厉行节约,党政机关应自觉带头,制度建设跟进,从严控公款开支入手,带动社会树立简朴之风。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小鸡蛋,与政风联系起来,也值得较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细微之处决定成败,也更见功夫、更见韧劲。

                                                  (据人民网)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