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大爱无声润心田 ——记赤壁市人大代表文金元
2015年第5期 —— 代表天地 作者:◆ 文•图/ 徐智 张亚

    她,一平凡的女子,将人生最美好的光阴奉献给了一群孤残老人,28年如一日的坚守、操劳,使满头的青丝变成了一缕缕的灰白,印证了那些沧桑岁月的艰辛与不易。她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一位人大代表的情怀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她就是赤壁市八届人大代表、车埠镇福利院院长文金元。

                               母燕筑巢

    19872月,当过民办老师、村妇联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文金元来到车埠镇福利院当院长。初进福利院,垃圾遍地,臭气扑鼻,三排老式平房被荆棘杂草包围,30多位老人蜷缩在黑暗潮湿的小屋,吃的是一口小水凼打出来的黄泥水,照明靠蜡烛……这一切,让文金元感到震憾,老人们的窘境、期盼让她感到肩头担子的沉重。

  工作千头万绪,困难千重万重。是双手相向、两眼望天还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她选择了后者。首先是改造环境卫生。她带领尚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将周围的杂草垃圾清扫干净。黄泥水极不卫生,她组织大家挖了一口大塘,白天挑、晚上挖,手掌磨起的血泡一个盖一个,肩膀擦破的肉皮一层卷一层,她不吭一声。4000多立方米土被搬走,水塘终于修成了,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紧接着,她又向荒山宣战,动员全院人员劈山整地,蔬菜也能自给了,经济作物种了,果木林也栽了。

  离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湖,长满了猪草。她灵机一动:养猪改善生活。院子外的北边是座山包,要移走山包才有空地建猪栏。一个多月时间,一群老弱妇孺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移开了2700多方土石。紧接着,她又找砖瓦厂支援2.7万多块红砖,到邻近的砖厂拾捡废弃了的半截砖头6万多块。文金元还从自家的责任山上砍来65根檀子献给院里。很快,一个100余平方米的猪栏砌起了……

  为节省开支,她发动老人们用废旧毛线扎拖把,自做桌椅板凳、扫帚、简易坐便器等。她就像一只母燕,精心筑巢。院里的割草、剪枝,换灯、换锁,清淤、清理等等琐事,她从不请工代劳,都是自己带头,带领工作人员干。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在文金元的努力经营下,福利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垦菜地42亩,做到了蔬菜自给;自养母猪2头,年可出栏肉猪50多头,改善了老人们的伙食;建起两口鱼塘,逢年过节拉网取鱼;栽种苎蔴8亩,增加了院里的经济收入;翻新了老人们的住所,建立专门的浴室,置齐了运动器材,安装了闭路电视和太阳能热水器。74位老人一日三餐只需到食堂领取;一月六次会餐,还发15元零用钱;年终每人分二十斤肉鱼,两套热冷衣服;过年过节都在一起吃丰盛的团圆餐。

  如今的福利院,四栋房子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四合院。院内,白墙青瓦,青松挺拔,简朴整洁,老人们欢声笑语;院外,菜园里青菜青翠欲滴,油菜花儿迎风招展,池塘里鱼儿穿梭,追逐嬉戏,一派安宁祥和。

                                 温馨家园

  日渐丰盈的物质生活,并不能完全满足老人们颐养天年的需要。文金元经常和老人拉家常,发现入院的老人,因为无儿无女,在心里对家有强烈的渴望。她看准了这一点,把家的理念渗入到每项工作中去,致力于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指数。把敬老院建成一个“家”,让老人们有家的归属,是她的追求。

    80岁的老婆婆李国珍当过30多年的村妇联主任,思维敏捷,熟知政策,能说会道。文院长经常安排她参加市、镇公益活动,参与院里管理与接待,让其帮助做孤寡老人的思想稳定工作,发挥其特长。老人成就感得到满足,乐此不疲。残疾人王安平心灵手巧,会一手好竹器活儿。文金元到处联系订单……虽然收入不多,但让王安平感到存在的价值。

  这些孤寡老人大多是乡下活的行家里手,都习惯了辛勤劳作。文金元满足老人们念旧的欲望,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蔬菜、种果树,或养鸡、养猪,各显其能,不但自给自足,种出的绿色蔬果,养壮的土鸡生猪等,还卖到附近的工业园、镇政府,既获得了收益,又锻炼了身体,更让老人们日子过得充实。

  她还具备女性的细致与柔情。卧室的床铺,她根据老人的身高调节,或高或低,相适相宜;老人们牙不好,嚼不烂,吃饭菜容易噎着,她叮嘱厨师做软饭,炖肉片,去鱼刺,交代老人慢进食;她在院内设立乡情味浓厚的柴火烤火房,让老人们在一起唠唠嗑嗑;逢年过节,她给老人分发一些元宵、糍粑、棕子、月饼和红薯等浓郁乡情的食品,“闻到这烤红苕的香味,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吃苕的事……”一位老人一边剥着红薯皮一边乐呵呵的回忆道。

81岁的彭世永老人,膝下无子,只有五个女儿,均已出嫁,10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舍弃乡里一栋5间的大瓦房,只身来到了福利院,图的就是一个精神上的充实。跟老人聊起家常,老人兴奋不已:“福利院好呀,不用操心吃住,老人们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顾,还可以聊聊天,就像一个大家庭,过得充实呢!比一个人呆在家里好多了。”

                                  桑榆情怀

  从入院的那天起,文金元就主动承担起为老人服务中最累、最脏的护理工作,每天不厌其烦为老人们拖地、送水、洗衣叠被、求医问药……特别是照顾一些病重老人、传染病患者和临终老人,她从不推脱,也不抱怨,主动承担起这些事务。最多的时候,她一天洗了5盆恶臭难闻的衣物。做一次不难,做一天也不难,难的是每天周而复始的付出与奉献。

  春天流感多发,要及时消毒不能传染发病;夏天蚊虫肆虐,要注意老人生疮长陀;秋天老人情绪波动大,得防止“擦枪走火”;冬天里老人体质孱弱,千万不能让老人冻着……这些记录在文金元工作笔记本上的点滴小事饱含了她对福利院、对老人的深厚感情。这些年,她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每个传统节日,她都是在院内陪着老人们度过的。

    长期的劳累,文金元感染上了严重的肺积水,人瘦了一圈,但她还是坚持到院里照看老人。老人们看不下去了,用板车将她送到医院。医生让她住院治疗,但是她惦记着院里的老人,不肯住院,而将药水带回来自己打。1998年,她的丈夫患了矽肺职业病住进了医院,生命垂危。一天晚上,文金元正在照顾丈夫。忽然,工作人员匆匆赶来,院里的一个老人晕倒,不省人事。文金元当即赶回福利院,用热水给老人擦洗。这时,她儿子心急火燎地赶到福利院大喊:“妈妈,爸爸快不行了!“是丢下老人还是丢下丈夫”文金元没有过多思考,含着热泪将老人擦洗完后,才赶往医院看望丈夫……丈夫终于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一看见文金元,不禁生气:“老人再亲难道比我还亲?难道我的死活你就不放在心上了吗?”面对病重的丈夫,文金元一言不发,低头含泪忍受着丈夫的埋怨。待丈夫气消之后,她才轻声对丈夫说:“既然选择了服侍老人,老人的生命就比什么都重要。”

    不久,文金元的丈夫病故了,家里的经济更加困难,她每月300多元钱的工资要养活两个孩子,生活过得越发捉襟见肘了。面临着种种生活困难,文金元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老人们纷纷说:“能遇上文院长,真是上辈子积来的福气呀!”在她担任福利院院长的28年间,共送走了150余名老人。这些老人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无不安祥地离开人世,了却了一世遗憾。

    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1995年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福利院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国家民政部、劳动部、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老龄协会授予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8年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中荣获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奖。

    2011年,文金元当选为赤壁市八届人大代表。她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同时,她也觉得,能更方便为老人们代言了。“福利院急需一些健身器材,方便老人们休闲、健身,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解决。”文金元的建议提出后,立刻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的重视,在民政局和车埠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一批崭新锃亮的运动器材落户福利院。

  “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但是福利院的老人们生活太单调了,希望能够解决一些资金,为他们建立图书室、棋牌室和餐厅。”2015年市人大会议期间,文金元提出建议。该建议引起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西明的重视。春节期间,他为福利院送去慰问金3000元,3月又实地察看了福利院的现状,出资1万元以支持福利院的建设。

  一份份建言和建议,传递着文金元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忠心和热情。问起她的困难和愿望,她笑了:“没有什么困难。孩子们也都大了,能够自食其力了。我在福利院工作了一辈子,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里的老人们就是我的亲人,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为他们服务、尽心。”

文金元,一个柔弱但坚强的女子,她以恪尽职守的担当,书写了一行行孝老爱亲的美妙诗句;她以大爱无声的言行,唱响了一曲曲淳朴善良的挚爱真情,给了我们许多的温情和感动。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