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建立三大机制 激发履职活力
2015年第1期 —— 监督广角 作者:张琴 叶玉龙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代表依法为民行权履职,不断创新机制和载体,丰富形式和内容,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凝聚了代表正能量,密切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代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一、建立保障机制,为代表履职奠定基础

  建好代表之家,活动阵地有保障。该区1538名各级人大代表分布在各行业和部门。区人大自2008年以来,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共建88个代表之家,与“党员活动室”和“电教室”等一室多用。代表活动自此做到了“五规范”和“六有”,即基本保障规范、制度规章规范、公开公示规范、活动管理规范、考核评比规范;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及其必备设备、有代表之家牌子、有一批适合代表要求的文件资料和学习书籍、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有一套规章制度、有一个活动计划记录和“人大代表履职活动记录本”、“人大代表述职情况登记簿”等“六簿”。对各个“代表之家”的建设、管理、运行和发挥作用情况,区人大常委会每半年检查考评一次,把代表之家建成了代表学习培训的基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发挥作用的场所。人大代表在代表之家里集中座谈、约见选民、接待信访,拓宽了社情民意渠道。

       确保专款专用,活动经费有保障。区人大常委会每年按区代表1500元、镇代表500元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并如数划拨。为确保“人大工作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每年进行专项审计检查。区财政还根据需要划拨专题询问、专项视察调研经费;各镇、区直相关单位在阵地、设备、学习资料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了代表工作正常运转。

  议事机构健全,活动组织有保障。代表小组是代表工作的基础。从2011年开始,按照“便于组织,便于活动”将各级代表混合编组,建立88个代表小组。为了使每一位代表都能结合本职工作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按行业划分了6个议事小组。

  建立培训制度,素质提升有保障。履职,学习培训先行。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律性和专业性很强,人大代表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掌握履职的“基本功”。区人大常委会每年举办2期代表履职学习班,系统讲授宪法、法律知识,并围绕代表履职所必需的基本知识,“量身定制”举办专题辅导报告。

  开辟绿色通道,履职行权有保障。活动增活力。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区情,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开辟了专题检查视察调研、专题询问和代表约见等绿色通道。针对近年来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从查堵源头抓起,从整治根本上做起,去年历时4个月,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较多、惠农政策比较集中的10余个单位的16个项目,开展了招标投标法贯彻执行情况的专题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了专题询问。

  二、建立联动机制,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

  加强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人大代表反映民意、依法履职的重要途径。区人大常委会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人大代表“接地气”、与选民互动联系机制,使“人大代表时刻同人民群众在一起”成为一种行动上的自觉,也使代表立足岗位为民服务建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建立“三联”制度,搭建密切选民载体。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行人大常委会、代表、选民“三联”制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35名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委室主任、镇人大主席联系23名代表,每位代表联系35名选民。在闭会期间,“三联”的次数每年不少于2次。并建立了“三联”档案,定期督办,年底考核。通过入户走访、参加“选民联系日”活动、邀请选民召开座谈会、接待选民来访等形式,形成了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无缝对接,形成了省、市、区三级代表的履职联动。

  设立“代表信箱”,搭建倾听民声载体。区人大常委会统一制作了260多个“代表信箱”,分别悬挂在选民集中的地方和代表之家。信箱上公布值班代表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每周打开一次。对于选民提出的问题,实行分级解决,件件有交待,区人大常委会存档。为广泛搜集民意、倾听选民呼声打开了方便之门。

  实行建议办理销号制度,搭建为民建言载体。区人大每年都要收到代表议案建议100余件,这是人大代表认真履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智慧结晶。大多数建议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环境保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医疗教育和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密切关注。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和完善了代表建议办理长效机制,对受理、承办、处理的具体程序作出了明确规范。最具特色的是实行建议办理销号制,即每一件建议的办理都必须与代表本人面对面答复,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到什么程度?代表满意不满意?等等,都必须经代表认可签字,方算办结完毕。否则由办理单位做出说明并重新办理。

  实行信访代理制度,搭建为民解难载体。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效化解矛盾,区人大常委会将区人大代表分为21个代理信访工作组,实行信访双向承诺制、信访代理例会制、信访代理首问负责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问题,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开展“五个一线”活动,搭建为民服务载体。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人大代表中全面开展了来自一线、回归一线、服务一线、建功一线、宣传一线的“五个一线”活动,引导人大代表在一线履职,在一线建功,在一线提升形象,人大代表的价值得到彰显,人大工作有了活力。

  开展双岗建功活动,搭建为民立功载体。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深化代表工作,激发代表在本职工作岗位和代表岗位上建立功勋,发挥“双带”作用,确立了“1234”双带目标,要求每一位人大代表联系一个村,带两名特困户,发展三个致富项目,实现人平增收400元。活动开展以来,一批人大代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不断涌现。

       三、建立激励机制,为代表履职增强活力

  为了解决闭会期间代表的地位和作用被“虚化”“弱化”问题,从源头上激活代表履职积极性,区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一系列激励机制。

  建立工作竞赛机制。每年在各镇人大、区直各代表组之间开展工作竞赛。内容包括代表之家建设、组织活动情况、意见建议督办等七个方面。制定了考评办法和细则,对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建立十佳评选机制。以代表履职档案为依据,每年开展一次十佳代表评选工作。对十佳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上门授牌,大张旗鼓地宣传。

  建立十星创建机制。结合实际开展了十星级人大代表争创活动。“十星”内容涵盖道德素质、经济发展、矛盾调解和履行职责等。每年春节前后对十星代表创建工作进行总结、授牌、表彰。

建立述职评议机制。述职敞“心扉”,代表“接地气”。为促进代表履职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从 2009年开始精心组织每年一度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明确区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代表述职的指导思想、述职内容、方法步骤及各阶段任务。代表述职内容紧扣如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执行职务、发挥作用、参加活动、为民办事、廉洁自律等方面。2011年又将这一制度推行到驻区市级人大代表,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其履职述职情况测评打分,并将结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